世界互聯網大會后天在烏鎮開幕有更得天獨厚條件 會給我們帶來哪些精彩
2014-11-17 19:35:28??來源:都市快報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達沃斯小鎮
免費的WiFi網絡覆蓋烏鎮景區, 昨天下午,一位游客在烏鎮西柵景區上網。記者 陳中秋 攝 做“互聯網達沃斯”,是烏鎮被嶄新定義的宏偉目標。 后天,全球互聯網精英們就將云集烏鎮,召開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解釋為什么選擇烏鎮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主辦地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說,條件之一是“最好能找一個像達沃斯的小鎮,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 達沃斯,瑞士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因1971年來的每年1月底2月初,都能吸引全球政界、商界、學術界的領袖人物來此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吸引全球媒體爭相報道,聲名鵲起,為世人熟知。 而烏鎮,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頭頂“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光環,因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文化豐厚、民俗多彩,早已名聲在外。互聯網時代下的古鎮,如何成功涅槃?盛況前夕,是時候還原達沃斯與烏鎮的前世今生,一探烏鎮化身“互聯網達沃斯”的成長路徑。記者 許云峰 綜合報道 1.達沃斯和烏鎮分別長啥樣? 在世界地圖上是難以找到達沃斯的。這個偏遠的山區小鎮,位于瑞士東部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中一條17公里長的山谷里,海拔1540米,人口僅1.3萬。 這里天高路遠,山陡坡峻,數百棟阿爾卑斯山木屋風格的家庭旅舍構成了小鎮的主要街市。此處山外有山,五谷不出,只有山溝坡口長點葡萄,盡管能釀出葡萄美酒,卻支撐不起小鎮發展的經濟。這樣的小鎮在瑞士不算有特色,唯一的樂趣在冬季,這里是滑雪勝地。大自然饋贈給達沃斯的禮物,其實挺苛刻。 反觀烏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江南水鄉古鎮的典型代表,地處中國歷來最富庶的長三角腹地,地勢坦蕩,河網密布,交通八達,是魚米之鄉,人口5.7萬。 出自這里耳熟能詳的名人有梁昭明太子、沈平、沈澤民、茅盾……叫得出名的風俗民情,就有元宵走橋、分龍彩雨、天貺曬蟲、中元河燈……名優特產有烏錦、絲綿、布鞋……一籮筐不夠裝。區域內還保存著大批獨具特色的明清時代江南水鄉民居建筑。一年游客超過500萬。 總之,比起達沃斯,大自然從沒有虧待過烏鎮。 2.達沃斯論壇與烏鎮峰會的源起 達沃斯論壇正式稱呼為“世界經濟論壇”,它的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是日內瓦商學院教授。1971年正值美國崛起,他觀察到美國的管理模式將對歐洲大陸造成沖擊,于是邀請400余位歐洲工商界著名人士在瑞士發起成立“歐洲管理論壇”。 施瓦布堅持選址達沃斯,是因為他酷愛滑雪,并認為這一滑雪勝地比其他任何城市都吸引人。會議召開時間則定為每年1月的最后一個周四,此時正是達沃斯天寒地凍時。 此后,因為這個論壇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在創辦5年后改為會員制。1987年,“歐洲管理論壇”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總部設在日內瓦。 烏鎮舉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前提不言而喻。互聯網對人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當下與未來,都正在產生著深刻影響,而網絡空間治理已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 不同于達沃斯的民間身份,烏鎮峰會由中國官方發起,主辦機構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政府。魯煒說,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目的,一是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搭建國際平臺,二是為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搭建中國平臺。 無疑,增強中國在互聯網世界的國際話語權,是烏鎮峰會的使命,也是它壯大的基礎。 3.交通環境 達沃斯雖位于偏遠山區,但它成為世界經濟論壇舉辦地,不可忽略的外部條件是它位于歐洲中心瑞士,政治、經濟、文化在此匯集,國際機構云集。只是大雪封山時這里的交通很成問題,要客們要從蘇黎世和日內瓦轉火車來,或專車甚至乘直升機。 比起寒冬雪山難上的達沃斯,11月中旬深秋的烏鎮正是詩意江南。 烏鎮的外部條件歷來不差,這里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長三角。烏鎮所在的浙江互聯網經濟發達,誕生了世界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 烏鎮的水陸空交通更發達便捷,高鐵可直達,距離中國最大城市、經濟中心上海車程僅2小時,距杭州車程1個多小時,周邊有浦東、虹橋、蕭山三大國際機場。 可以說,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辦,具有得天獨厚的各種優勢。 4.接待能力 達沃斯最成功之處,莫過于借嚴寒和閉塞的交通,把人們關進了狹小的空間,縮小了平日被前呼后擁的政客、老板、學者們的距離,讓思想、觀點、信息零距離交鋒。 “達沃斯的街道小、酒店小、會議廳也小。也許正因為狹小,在達沃斯碰到國際名人的幾率非常高。”這是去過達沃斯的人對那里的描述。 會議期間的達沃斯,除了2000多名各路精英,還要加上l萬余名的后援團隊、記者和隨從。 因為小鎮接待能力十分有限,達沃斯對每年上山的嘉賓及隨從人數都做了嚴格限制,這就造成了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無論你是多大公司的CEO,你都要自己提行李入住,排隊存衣服,自己倒水,自己領會議資料,很少看到有前呼后擁的人。在晚宴前的雞尾酒會期間,出席宴會的一些國家領導人也和其他出席者一樣,端著杯子在人群中擠來擠去。” 也正是在這種擁擠的場合下,政客、老板、學者們臺都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得地獲得面對面、身貼身交流的機會。 在小巧精致這個環節上,烏鎮跟達沃斯異曲同工。19日到21日,超過千名嘉賓和數百名記者,就將被“封閉”在3.4平方公里的烏鎮西柵景區內,吃住三天。 主會場枕水會議中心不過是個“巴掌大”的地方,參會的國內外互聯網大咖們免不了會一起下樓吃飯,串門拜訪,或在走廊里相互打個招呼,喝茶聊天。見解、觀點就在烏鎮發生碰撞,擦出火花。 在會議中心外,便是小橋流水人家的西柵,72座古橋連通著彎彎繞繞狹窄的石板路,路兩邊木板屋里販賣著特產、小吃。嘉賓們能方便地出來走走,欣賞水鄉景色。 我們可以試想,三個互聯網大咖在二人寬的拱橋頂偶遇的場景:A對B說“我倆正微信找你這地主蹭飯”,B說“沒問題,找家能刷支付寶的”,C說“行啊,跟著我的百度地圖走起”。 這也就是浙江省省長李強暢想的“鎮小名氣大,網絡故事多”。而更多有關互聯網的話題、觀點、意見,也必然在這里產生、分享。 5.什么人來開會 1971年的首屆達沃斯論壇,邀請的是400位歐洲工商界著名人士。如今,每年的參會者為超過2000名全球政界、企業界人士以及民間和社會團體領導人。比爾·蓋茨和馬云都曾出席。 來到烏鎮的與會嘉賓代表,來自全世界近100個國家和地區,1000余人。既有國際政要,也有行業領軍人物,包括ICANN總裁法迪等國際機構負責人,微軟、三星、高通等國際網絡巨頭,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創始人馬云、李彥宏、馬化騰。 6.談什么 達沃斯不僅僅是坐而論道,在過去幾十年里,事實上它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在上世紀70年代,施瓦布每年邀請近百位銀行家,商討建立多邊金融協調體系,對穩定歐洲金融市場作出巨大貢獻。 此后,達沃斯不局限于討論經濟問題,話題不斷延伸,擴展至氣候變暖、核武器擴散等社會與國家安全問題,政治和社會問題被納入進來。這一轉變,相當于一次思想大解放。1998年,希臘與土耳其領導人在達沃斯的對話,防止了戰爭的爆發。 首屆烏鎮峰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各場分論壇的話題也緊扣互聯網,如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網絡空間安全和國際合作、互聯網與政府服務創新等。 此次峰會,將是第一次會集全球網絡界領軍人物“華山論劍”、交流切磋,還將第一次全景展示中國互聯網發展理念和成果。 烏鎮峰會,正致力于為世界搭建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開放平臺,涵蓋網絡空間各領域的重大問題、關鍵問題。 7.非常有個性的旅游小鎮 在43年歷史里,達沃斯也走過一些彎路,如邀請好萊塢明星參會,使得媒體關注他們勝過論壇本身。此后,達沃斯對參會者身份要求非常嚴格,確保每個人都是活躍的決策者,而不是過氣的精英。 隨著論壇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以及良好的運作能力,達沃斯論壇的財務狀態也日益改善,早在2011年,每年來自會員的會費、參會企業的繳費等收人, 已達數千萬美元。達沃斯小鎮也因論壇的輻射效應,成為著名旅游景點,獲得經濟等方面的巨大收益。 對于烏鎮而言,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定址烏鎮和搭建開放平臺目標兩項已定。 由達沃斯經驗可循,烏鎮對于世界互聯網,除了“互聯互通”的意義外,更具有“共享共治”的實際意義,將推動全球互聯網健康穩定發展。 而烏鎮所要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互聯網世界,如何篩選邀請到每年最前沿最活躍的互聯網大咖,這不僅考驗著主辦方的眼光,還考驗著烏鎮本身是否追得上潮流,甚至領跑潮流。 烏鎮黨委書記、烏鎮國際旅游區管委會主任陶詠椿說:“烏鎮和達沃斯一樣,都是非常有個性的旅游小鎮。相信經過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洗禮,烏鎮會變得更成熟。” |
相關閱讀:
- [ 11-16]六大洲網民提問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你們搞什么?
- [ 11-15]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見! 互聯網大會溝通全世界、助圓互聯夢
- [ 11-15]本網述評:互聯網大會溝通全世界、助圓互聯夢
- [ 11-15]世界互聯網大會籌備緊鑼密鼓 烏鎮將迎“網絡大咖”
- [ 11-15]千年古鎮擁抱互聯網大會 為啥在中國辦?
- [ 11-13]探營世界互聯網大會媒體中心:糧倉里開發布會 水閣上臨風碼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