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 潔 通訊員 張潘麗
“機會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話眼下用來描述烏鎮再貼切不過。
昨天,距離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僅有3天時間,整個烏鎮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萬兆光纖、英語“專八”級服務人員、同聲傳譯、會場布置……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小橋流水、煙雨長廊,靜待著世界各地千余嘉賓的到來。
從確切得知舉辦大會到會議開幕,真正留給烏鎮籌備的時間僅有短短兩個月。但“羅馬絕非一天能建成”,真正讓烏鎮得此機遇垂青的,是過去15年精心籌劃經營之功。正如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所說的,“沒有烏鎮15年的旅游發展及傳統生活下現代化配套設施的完備,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國家級會議不可能選擇烏鎮作為永久會議地。”
接待能力首屈一指
1年接待700多個會議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世界舞臺3天的亮相機會,也源自過去15年的久久為功。經多年謀劃經營,烏鎮有著在全國首屈一指的會務接待能力。“今年前10個月,烏鎮已經接待了700多個國內外會議,包括微軟、麥肯錫這些跨國公司的全球高管年會等。”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倪阿毛介紹說,烏鎮西柵規劃建設之初就把高端會務列為定位之一,建設中不僅保存了古樸優美的古鎮風味,更不斷完善接待大型國際會議的基礎設施,目前有高標準各類星級酒店13家,客房1600多間,可供2500名賓客同時入住。這里還有大中小會議室100多個,包括大型會議室、大劇院、同聲傳譯廳,烏鎮大劇院最多可同時容納1300多人開會,枕水度假酒店則可滿足近800人同時用餐。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把枕水度假酒店定為主會場,包下了“枕水”全部15個會議廳。
近幾年,烏鎮已經逐漸成為國內國際上許多重要會議的舉辦地,包括中法年會這樣的國際性會議、大型跨國公司年會、品牌活動、時尚發布、走秀活動、電影全球首映禮等,各國政要、跨國企業高管、各界名流“大咖”,也成烏鎮常客。平均每天接待超過2個會議的頻次,使得烏鎮各項軟硬件設施越來越具有“國際范兒”。“服務外賓的工作人員英語必須好,四級是基本的,有的還是‘專八’。”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曹楊棟表示。而他本人則是德語專業八級、英語六級。烏鎮員工中,也出現越來越多外籍人士,目前已有10多名來自澳大利亞、印度,以及歐洲、東南亞等國家的外國人,在烏鎮身居質量管理、酒店培訓、營養師等重要崗位。
今年1至10月,烏鎮景區已接待國內外游客600萬人次,營收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5%。其中,會議帶來的營業收入已占到總額的40%。在烏鎮住宿的游客平均住宿1.5天,會議客人平均住宿則超過2天。
綜合實力“高大上”
打造中國“達沃斯”
在會議接待方面拿到“單項冠軍”還不夠,烏鎮能夠抓住機會,更在于“高大上”的綜合實力: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獨具匠心的水鄉建筑、璀璨多彩的民俗文化、驚艷世界的“烏鎮模式”、與時俱進的互聯網基因等。確切得知世界互聯網大會選址烏鎮是在兩個月前,而綜合實力的積蓄,早在1999年烏鎮開發之初就已開始。
“以舊修舊、以舊修故。”見證烏鎮開發全過程的老烏鎮人邵云說,這是烏鎮在1999年開發東柵之初時就定下的保護宗旨,這一模式第二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古鎮保護的“烏鎮模式”。這個高起點的開端,引領烏鎮一步一步從眾多水鄉古鎮中脫穎而出,
一個最典型的創舉是“管線地埋”。“那時,其他古鎮上都有這么一個場景,電線桿上掛著紅燈籠,各種管線縱橫交錯,但烏鎮卻第一個將管線埋到地下。”邵云回憶說,1999年開發烏鎮東柵時,地下還只埋著“三線兩管”,就是最基本的電線、電話線、污水管等;到2003年開發西柵時,青石板下埋的管線已多達21根——網絡光纖、電話、監控、背景音樂、有線電視、消防報警、雨水和污水管道等。
如此前瞻的建設眼光使得烏鎮贏得強勁的后續發展動力。在這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籌備期間,烏鎮新增4條萬兆和4條千兆光纖,浙江電信網絡運行維護部相關負責人朱齊驅原本非常擔心,遍布老宅、文物的景區如何施工?沒想到事情比預想中簡單得多——只需要接上青石板底下預埋的光纜即可,對古鎮風貌完全沒有破壞。
環境的整治改善更是一直都在進行時。在桐鄉打造中國旅游第一大縣的宏大構想引領下,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合力共推下,烏鎮過去兩年一直在推進“鎮區景區化、景區全域化”,累計投入50多億元,用于道路改造、立面美化、拆除違建、治理水系、數字城管,像工藝美術師一樣對烏鎮全域精雕細琢,實現處處“移步皆美景”的藍圖。
“從最初浙江省委宣傳部與烏鎮聯系,讓我們提供會址的基本情況供中央決策時,我們就知道烏鎮等待的機會來了。當得知大會最終選址烏鎮并且永久落戶的消息后,我們深信烏鎮有舉辦大會的優勢和能力。”11月14日,烏鎮鎮黨委書記、烏鎮國際旅游區管委會主任陶詠椿自信地表示。而這樣多年積累的底氣,使得這個千年小鎮做到了陳向宏所說的“面臨大事有靜氣”,大會籌備工作忙碌而自信,緊張而有序。
機會偏愛有準備的人,而準備充分的人將贏得更大的機遇。1987年的世界經濟論壇落戶于一個瑞士小鎮,使得達沃斯從此名聲大噪,享譽全球;2014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一個中國小鎮,烏鎮會不會創造下一個達沃斯奇跡?“烏鎮和達沃斯一樣,都是非常有個性的旅游小鎮。”陶詠椿說,烏鎮的過去是傳承江南水鄉文化的古老小鎮,未來將是嵌入互聯網文化的摩登小鎮,相信經過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洗禮,烏鎮會變得更成熟,并將借此契機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