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胡浩)國家衛生計生委18日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4》。報告指出,到2013年末,全國流動人口的總量為2.45億,超過總人口的六分之一。 國家衛計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說,這是我國連續第五年發布流動人口發展報告。報告主要基于2013年國家衛計委組織的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以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管理為重點,分專題對流動人口遷移和城鎮化、流動人口的生存發展與社會融合、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管理和流動人口的生育等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報告指出,現在全國流動人口的總量是2.45億,流動人口的總的流向趨勢并沒有改變,特別是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態勢還在加強。勞動年齡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進一步上升,隨遷子女比例增加。2013年勞動年齡流動人口平均年齡從2011年的33.1歲提高到33.7歲,流動人口6歲至15歲子女隨同父母流動的比例在2013年達到62.5%,比2011年上升了5.2個百分點。 報告還顯示,我國流動人口的婚育年齡推遲,流動育齡婦女在流入地懷孕和生育的比例提高。2012年流動婦女平均初婚年齡為23.7歲,平均初育年齡為25.5歲,與2000年相比分別提高1.3歲和1.6歲,其中農村戶籍流動婦女平均初婚年齡提高1.7歲,平均初育年齡提高1.4歲。2012年流動人口中懷孕婦女孕期一直在流入地生活的比例達到57.6%,在流入地生育的比例是59.2%,這個比例比2011年分別上升了5.9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 王謙說,這些變化意味著流動人口在流入地衛生計生服務的需求進一步增強,這也要求流入地要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均等化工作。 他介紹,2013年12月,國家衛計委在全國40個城市啟動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的試點工作,明確將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婦幼保健以及計劃生育服務列為試點工作的基本項目。一些城市還在流動人口中拓展了慢病防治、老年保健、中醫藥等服務項目。初步的情況顯示,全國和試點城市關于流動人口在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產前建檔、產后訪視、健康檢查、兒保手冊建冊方面的指標都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
相關閱讀:
- [ 11-18]衛計委談流動人口生育證:覺得辦證很麻煩是誤解
- [ 10-24]全國15個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示范試點在廈門啟動
- [ 10-13]福建省2013年流動人口達1100萬
- [ 09-29]福建流動人口1100萬 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
- [ 08-28]福建晉江百萬流動人口樂享新生活
- [ 07-23]56家煤場聚集2萬流動人口 北京昌平清退低端產業
- [ 05-28]破解流動人口融入難 石獅全省首推新市民積分管理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