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本市棚戶區改造、養老等領域情況 昨天,市人大代表兵分幾路,對本市養老、棚戶區改造、公共財政科技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等情況進行集中視察并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 中心城區拆遷成本居高不下 昨天,市人大代表來到北四環望和六公主墳地區,調研棚戶區及環境整治。據介紹,本市棚戶區改造項目達640個,涉及居民30.8萬戶。按計劃,到2017年底前將完成15萬戶改造任務,其中,2015年前完成8萬戶。到2017年前,本市將基本完成四環以內棚戶區的改造。截至今年10月底,中心城區完成搬遷11066戶;遠郊區及國有工礦完成搬遷5232戶。 在相關職能部門與市人大代表的交流中,記者了解到,棚戶區改造推進中存在一些障礙,包括資金問題、安置問題、人口輸入輸出利益平衡問題等。 資金方面,安置成本居高不下,中心城區平均每戶拆遷和征收成本達200萬至300萬元,原地回遷,安置房一般是原房屋面積的1.5倍,異地安置一般平均是5倍左右。 就地安置方面難度大。如東城天壇周邊65棟簡易樓、西忠實里等改造項目受規劃控制影響,居民需要全部外遷,加大了安置難度。 另外,核心城區的項目大多需要異地跨區安置居民,去年本市出臺了區域間轉移支付標準,市財政給予一定支持,但每平方米2000元至2500元的補償標準對人口輸出區財政壓力較大。 養老中心看病將來可走醫保 市人大代表昨天來到豐臺區東鐵營光彩養老照料中心和右安門街道養老照料中心,視察北京養老服務情況。在視察中,民政部門介紹,本市正在研究對于低收入老人入住公辦養老院給予補貼。此外,未來入住養老中心的老人可實現“醫保報銷看病”。 右安門街道養老照料中心除面對入住中心的老人,還輻射右安門街道2萬名60歲以上的老人,為他們開設日間照料、老年餐桌、配餐送餐等服務。未來,老人通過電話或網絡、甚至呼叫器的一個指令,就可以“接通”中心的監控平臺,工作人員可上門提供餐飲、就醫或者解決緊急狀況等服務。 據介紹,該養老照料中心正在審批醫保手續,未來老年人在養老照料中心看病,還可實現醫保報銷。市民政局介紹,這些照料中心未來都將通過內設醫療機構和與就近醫療機構簽訂協議的方式,讓入住其中的老人實現“醫保報銷看病”。 有代表提出,目前具備優良條件的養老機構的成本和老人能承擔的費用存在不匹配,導致一些照料中心入住率不高,優良的硬件沒有能夠充分利用起來。市民政部門介紹,除“三無”、“五保”老人入住養老機構可享補貼外,本市正在研究對于低收入老人入住公辦養老院給予補貼。 據介紹,本市一年來已經建成102個養老照料中心,使近120萬名老年人享受更便利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年度任務。明年,本市初步計劃再建40個養老照料中心。其中,較大的街道可能建2個,偏遠地區、人口疏散的區域可能幾個鄉鎮合建1個;三年內,也就是到2016年底,全市322個街道鄉鎮全部覆蓋養老照料服務。 |
相關閱讀:
- [ 11-10]北四環部分道路交通管制 機場大巴、公交車甩站通過
- [ 11-09]北京水立方周邊及北四環多路段將限行
- [ 10-15]福州四環東南段近期將全線動工 預計工期三年
- [ 10-15]四環東南段將串起連江瑯岐長樂閩侯 年內動工
- [ 10-15]福州四環東南段近期全線動工 預計工期3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