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年輕人“啃老”多 究竟誰之過 “想要改善年輕人的就業情況是不可能的!”34歲的意大利青年勞拉毫不掩飾對政府的不滿。勞拉是羅馬大學中文專業的畢業生,即便在意大利國家電視臺看來,中文專業能夠讓她比其他人多30%的就業機會,但她已經有7年時間沒干過穩定的工作了。“我現在依然待在家里,只是偶爾接些翻譯的活兒做做?!彼f。 35歲的安托內拉法律專業畢業后就獲得了律師資格,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幾年后,因為看不到職業發展的任何前景,不得不放棄了實習。“我只能回家和父母一起生活,”安東內拉告訴記者,雖然她沒有放棄尋找工作,但事實上已對此“不抱希望”。 像勞拉和安東內拉這樣的“尼特族”(既不學習也不工作的英語首字母縮寫)在意大利并非個例。意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尼特族”人數在2013年上升至約370萬,較2012年增加30余萬,占到了35歲以下人口總數的30%左右。 在歐洲多國扭轉經濟頹勢開始增長后,意大利的經濟形勢依舊不容樂觀。2014年,意大利經濟增長率預期不斷被下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估僅為0.3%,而意大利國家統計局更是認為,本國經濟今年仍可能出現0.1%的萎縮。雖然意大利政府不斷表態,把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經濟無法重回軌道,就不可能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近年來,意大利年輕人失業率不斷上升,目前仍在40%以上。 對未來的絕望而產生的抱怨,是記者采訪意大利年輕人時聽到的最多聲音。但在外界看來,經濟蕭條并非意大利年輕人就業困難的罪魁禍首,多數年輕人更應該反思自身問題。意大利著名記者杰納羅·圣朱利亞諾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從小嬌生慣養,缺乏應有的壓性和耐挫性,以及最起碼的吃苦精神。 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2年年底,共有近700萬意大利青年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占到了35歲以下未婚人口的61.2%。這么多“大寶貝”無法經濟獨立、自理,成了意大利的嚴重社會問題之一。菲亞特集團董事長約翰·埃爾坎在該數據公布后就公開表示,其實在意大利不是沒有就業機會,只是年輕人們缺乏拼搏精神,“他們找不到工作只是因為覺得待在家里更舒服”。 一家意大利網站日前對5100名今年畢業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3%的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畢業后步入社會的發展毫無頭緒,高達80%的受訪者甚至認為對個人未來進行規劃毫無意義。安莎通訊社對此評論稱,“很顯然,這些年輕人從未想過自己的未來,也沒有對未來發展前景做任何準備。沒有打算,又怎能立足社會呢?” |
相關閱讀:
- [ 10-18]專家解讀總理訪意:中國與南歐合作 意大利是抓手
- [ 05-28]橄欖油價格跌至10年最低 或將加劇南歐危機
- [ 01-30]南歐國家競爭力下降原因何在
- [ 01-09]卡梅倫:歐元區很可能將保持完整
- [ 12-23]歐債危機為德國帶來大量歐洲外勞
- [ 12-13]IMF駐華首席代表:中國現在投資歐債并非好選擇
- [ 12-10]法經濟學家析歐債危機根本:沒有工廠
- [ 11-27]歐元區到底得了什么病
- [ 11-16]高福利政策惡性循環 南歐部分國家實業逐漸荒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