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社村東頭十多座連成片的蔡氏祠堂群前,廣場上多了些擺賣,已恢復應有的農村生活 從陸豐到博社的路上,沿途有無數的禁毒宣傳廣告 村民向工作組介紹情況 該村原支書蔡東的還未完工的豪宅,據說一個柱子就要過百萬 如今的陸豐博社村空落而平靜;去年底警方展開“雷霆行動”出動3000警力,共搗毀該村制毒工場77個和1個炸藥制造窩點,繳獲冰毒2925千克、“K粉”260千克、制毒原料23噸 “這里已經沒有毒品了,不要老是拿著過去的事來看我們,不如關心一下村里沒有電、年輕人找工作的問題吧。”博社村村民蔡先生略帶激動地說。 2013年12月,廣東警方展開“雷霆行動”出動三千警力,重拳整治陸豐博社村內的制毒工場。共搗毀制毒工場77個和1個炸藥制造窩點,繳獲冰毒2925千克、“K粉”260千克、制毒原料23噸。一時間,這個原本默默無名的小村變成了“天下第一毒村”。 博社村位于廣東陸豐市東南約50公里的甲西鎮,從陸豐市開車到博社村,需要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在沿途,樹立了不少禁毒的廣告牌和標語。讓人想象到一年前的博社村毒品問題是何等嚴重。 走進博社村,在一棟棟無人居住的豪宅邊上,孩子們正在盡情玩耍。這些豪宅的主人,都是那些曾經日進斗金的毒梟。制毒曾經讓這里的許多人一夜暴富,但制毒造成的水源污染、年輕人染上毒癮造成的家庭悲劇等,也成了村民心情復雜的印記。 這個約有1萬多人的村子,現在大約只有六七千人還在村里生活。走在村道上,除了老人、女人和小孩,是很難見到年輕人。當你問村民,家里的青壯年去了哪里時,村民大都閃爍其詞。 據陸豐市公安局博社村工作組的負責人李警官介紹,以前村里很多年輕人都會公開從事或者半公開從事制毒工作,賺錢快從而養成了享樂的習慣。現在政府動了大力氣去鏟除制毒,這些人“失業”了,很多人也不愿意為一兩千塊去打工,都會往外跑,這些人也成了禁毒工作后的不穩定因素。要改變這樣的現狀,需要很長的時間,也要下大力氣。 在村委辦公樓旁邊的電線桿上,一臺變壓器分接出上百條電線,從變電器分出的線槽,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分線。電線大都是村民自己接駁的。走過村里的幾條小巷,抬頭隨處可見縱橫交錯、雜亂無章的電線。村民蔡先生說:“沒有正常穩定的供電,讓我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們希望政府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博社村的東頭,十多座連成片的蔡氏家族祠堂,很是氣派。在祠堂周圍的舊屋里,就是已經廢棄的制毒工場。現在的人不愿意再提及毒品的問題,只有在祠堂里下棋的老人,會埋怨那些不肖子孫,為了賺錢搞得這個淳樸的小村變得惡名昭彰。 現在的博社是平靜的,沒有了毒品,這里的生活還要繼續,但這種平靜的代價卻是沉重的! |
相關閱讀:
- [ 09-30]全臺大掃毒 逮捕414人查獲K他命逾10公斤
- [ 08-26]廣東開展“雷霆掃毒”行動 毒品蔓延勢頭有所減緩
- [ 08-22]鎖定藝人常去夜店 臺北市警方連續3天掃毒
- [ 08-22]臺北警方連續三天“掃毒” 鎖定藝人常去夜店
- [ 08-04]手機“掃毒”亟須法律升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