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界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體會
2014-11-19 18:51:4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11月18日至19日,100余名中國作協主席團成員、各團體會員單位代表在北京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作家們表示,總書記的講話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讓人感到又一個文學的春天到來了,出發的號角已經吹響,溫暖與感動齊涌心頭,深切感受到作為文學工作者的榮光與前進的力量。 張抗抗在發言中憶起不久前在河北參加活動時,驚喜地發現一個“詩上莊”的故事。在這個叫上莊村的偏遠山村里,兩側山石上刻著一首首中外名詩,村民每日上下山勞作,抬眼看一句詩,順路念一行詩。“這就是無形的文化吸收和文明的傳播!詩歌就此從書本中走出來,走近了人民,有了‘為人民’的積極意義。”張抗抗說。 談起“為人民”的話題,柳建偉說,總書記提出“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這是總書記號召我們的作家要為時代立言,為人民放歌。我也一直在學習、實踐著怎樣正確認識和描繪這個偉大時代,總書記的講話為文學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文學藝術一定會迎來一個風清氣正、佳作迭出的新時期。 針對當前文藝界存在的浮躁趨利、創新不足等問題,梁鴻鷹認為,文藝評論界更應該站出來把把脈、提提醒、挑挑刺。特別是在價值觀的問題上,文藝批評最不能繞道而行。當代文藝評論更應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要通過鮮活的評論,張揚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為民族進步發展增添精神力量。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要珍惜難得的歷史機遇,牢記肩負的職責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文學事業,引導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潛心創作出更多無愧于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精品力作,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記者姜瀟) |
相關閱讀:
- [ 11-19]習近平: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
- [ 11-19]習近平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賀詞全文
- [ 11-19]習近平演講為何“走心” 3個特點打動人
- [ 11-19]習近平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賀詞全文 開幕式 開啟全新的互聯網世界
- [ 11-19]習近平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賀詞全文
- [ 11-19]習近平慰問中澳南極科考人員并考察“雪龍”號科考船
- [ 11-19]兩名澳議員稱妻子是華人 習近平:你們是中國女婿
- [ 11-19]習近平登上“雪龍”號科考船 慰問中澳科考人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