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那您分析,在這些個案里面,有什么是有可能影響到二審法院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判決的? 田文昌: 我剛才講了,從案外干預來講,可能有輿論的影響,有權力的干預,有特定被害對象敏感性的敏感身份,是領導官員等等都有可能性。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也有本身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自身的原因。比如說剛才談到,雖然認識到證據不足,但是根據經驗的原則,所以有些司法機關經常說的所謂的經驗法則,雖然你證據有問題但我根據經驗法則可以這樣認定,這樣的觀念是非常錯誤,而且非??膳碌摹?/p> 主持人: 田先生還有一個,就是在二審法官他們在第一次2009年做出那樣判決的時候,等于是做出維持一審判決的時候,他們說了這樣一番話,他們說我們也意識到證據不足,但是我們并找不到相關的根據去證明能夠讓我們疑罪從無去這么做的。那您怎么看他的這種解釋? 田文昌: 說到很關鍵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歷來強調的疑罪從無的原則能否得到落實的問題。有人可能以為原來我們的刑訴法規定得不是很明確,實際上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的原則,是我們刑事訴訟活動歷來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那么只是可以這樣說,在原來的刑訴法中,強調不夠,落實不力。那么這個1996年刑訴法,特別是2012年刑訴法以后,我們對這些方面更加強調,應當是這樣一個問題。不能說過去沒有,只能說強調,特別是十八大以后,我們中央有關部門,包括中央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全國人大,從立法上和政策層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轉變觀念的要求。而且做出了一系列比較重要的舉措,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好。謝謝田先生。其實剛才我們也關注到這個問題,并不是說法官不是不知道疑罪從無,但是由于長久的這樣一種經驗,另外也沒有找到所謂的這種可以去明文的這種制度去保證他們這么做,所以不去這么做。那好了,疑罪從無這個觀念,到底應該怎么去深植于這些執法人員的心中,接下去我們繼續關注。 解說: 六年零七個月的牢獄,給兩位當事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么對于經辦這起案件的人員,又會帶來什么樣的思考呢? 段曉明: 當然這個案子現在再審改判無罪以后,再反觀反思當時證據采納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雷豐成: 回過頭來再次對過去辦案工作進行回顧和反省,我們認為當時還是存在著執法理念陳舊,執法綜合素質不能適應有關辦案工作的需求等等這樣的問題。 解說: 這個疑點重重的案件之所以能出現轉機,就是因為進入監獄服刑后,謝克雄和張彥國始終沒有放棄申訴的權利。 張彥國: 當時的第一封申訴是我們家里人在外面發申訴狀,我在監獄里面發申訴狀。包括我姐、我哥、我媽找省高院,到北京(最高法)好多次。 謝克雄: 每個月都要發,有時候每個月還要發兩封。一直發了一年。一年多以后家里說上面給了答復說給我們立案了。 記者: 你還相信法律嗎那會兒? 謝克雄: 我對法律一直相信。我相信法律。法律總有一天給我個公正。 解說: 此外,案件的轉機似乎也來自于高墻外法治環境的巨大變化。2012年我國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了修訂,明確了不得強迫自證其罪,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等證據規則。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中,強化了司法活動的程序正義。并進一步強調了疑罪從無的原則。 段曉明: 如果換在現在這種法治環境下,可能當時的結果就不會發生的。 記者: 但是當時呢? 段曉明: 當時一個是法律證據規范,還是不那么完備。再加上當事人的認識上,認識能力欠缺。 雷豐成: 今后在辦理詞類案件過程中,一定要嚴把事實證據關。一定對證據的審查要具體全面。使有關當事人在處理上得到一個公正客觀的結果。我想我應該這樣去反省這樣去深思。 主持人: 這起案件里面有一個特別讓人深思的細節,就是我們記者去采訪當時偵破這個案件的公安部門,問他為什么證據不足還要交給檢察機關,這個公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是這么說的,他們說我們只負責偵辦收集證據,判斷這個事情要交給檢察院。我們多少年來一直在強調疑罪從無,那么從2012年到現在,也有法律規定疑罪從無。到底對于公檢法三個方面來說,到底怎么去落實這個疑罪從無,接下去我們繼續請教田主任,田主任您怎么看? 田文昌: 疑罪從無這個原則,是要求公檢法三個部門共同遵行的原則。它絕不是單單給法院一個機構規定的原則。所以在偵查起訴和審判環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由此看來,我們真正要想做到司法的公正,一個是必須盡快的轉變觀念,能夠真正認識到疑罪從無的重要性,它不是說一定證明他無罪才是無罪,而是不能證明他有罪就應當做出無罪的判決。 再一個更重要的是,要落實一些具體保障機制,能夠從機制的設計上,來保障證據規則的確實落實。比如說落實就地錯失的問題,排除非法證據的規則得到切實貫徹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落實了,才能真正的貫徹疑罪從無原則。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田主任。今天我們一直在說這四個字“疑罪從無”。疑罪從無不僅僅是要從嘴上重復去說,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從觀念上、從心靈深處的一種轉變。因為疑罪從無,它尊重的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哪怕這個公民他是一個犯罪嫌疑人。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感謝您今天的收看。再見。 |
相關閱讀:
- [ 11-20]日本婦人涉嫌投毒謀害多名伴侶 堅稱自己無罪
- [ 11-18]霍華德涉嫌虐子被判無罪 承認對兒子有鞭打行為
- [ 11-17]魔獸虐待私生子案被判無罪 斥前女友枉為人母
- [ 11-17]念斌無罪了,為何還限制其出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