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島當年被曝光的違建別墅,如今原址復建。廣州日報記者曹景榮攝 廣州查違建往往一拆了事 對當事人缺乏刑責追究制度 目前在查處違建機制上確實存有重大漏洞,特別對違建當事人,沒有相關正式法律條文直接追責,讓違建當事人有恃無恐,造成違建不斷涌現。 只有管住了違建當事人,才能從根本上管住違建。應該從法治手段上盡快立法,建立違建“查事查人制度”,這樣才能有效追究違建當事人的責任,有效打擊違建,減少違建的出現。 ——韓志鵬·市政協委員 《廣州日報》對白云區鐘落潭鎮長腰嶺村塌樓事件和積木樓違建進行了連續4天的追蹤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熱議。目前焦點關注在于“事件責任人會被怎樣追責”的問題。據悉,屋主潘耀均已經被警方控制并接受調查,暫時未有進一步消息。 但是,記者從廣州市城管執法部門獲悉,因為制度存在漏洞,近8年來,幾乎沒有人因為興建違建而被追究刑責。 文/廣州日報記者全杰 最牛違建別墅 被拆后又復建 近年來,廣州城管查違拆違新聞不絕于耳,但查處基本集中在違建本身,往往將違建拆除后就沒有下文了,完全沒涉及違建當事人的追責和處罰。 記者翻查近8年來幾宗重大違建要案,發現當中的違建當事人全部未被追究刑責,僅是違建一拆了之。最為典型的是二沙島宏城花園號稱“史上最牛違建別墅”的宏達徑26號,違建當事人至今沒有被追責;而且,該違建別墅被拆后,于去年8月原地復建,現在已經封頂裝修,而且地下室由原來的130平方米擴建至約448平方米,面積反而比之前更大了。外界對此一直質疑聲不斷,但規劃部門一直沒有正面回應。 此外,白云區太和鎮大源村爆破了全市最大一宗違建樓房,雖然違建被“炸”為平地,但當事人和多名投資人全部沒有被追責,其后更是去向不明。 即使在公營單位內出現的違建,公職人員也缺乏追責制度。本報在今年8月追蹤曝光報道的“廣州文化公園著名景點漢城被大型違建商鋪群所毀”,不僅投資方廣州聯勝實業有限公司和耀華飲食集團未被追究刑責,就連主管規劃建設的公園主任至今都沒有被問責。 但有意思的是,違建案件中,被追責最多的是違建中貪污的官員。最為典型的是白云區太和鎮城管執法中隊隊長王寶林以及其背后的腐敗窩案,王寶林涉及的其中一宗案件,就是大源村的“全市最大違建樓房”。 “還有很多案件,都是違建一拆了之,但對違建當事人確實沒有予以追究法律責任。”廣州市城管執法局有關處室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在查處違建上,大多只針對違建本身,但對于違建當事人的追責則處于“真空”狀態。 |
相關閱讀:
- [ 11-20]莆田荔園路交叉處圍擋已拆除 但違建仍存在
- [ 11-20]莆田荔園路交叉處圍擋已拆除 但違建仍存在
- [ 11-19]莆田金威豪園小區樓頂違建小木屋 一年多了未處理
- [ 11-19]市領導鄭進德察看重點項目及周邊違建情況
- [ 11-18]觀點:秦嶺拆違建 “還景于民”的范本意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