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人員借貸投資易生權力尋租 11月11日,安徽省泗縣人民政府官網上曝光了一份“老賴”名單,上榜的181名“失信者”均是公職人員,引發輿論關注。 記者今天從泗縣有關部門獲悉,清收不良貸款工作自9月中旬就已開始,公職人員被告知如若不按規定還款將被采取“公示”、停職停薪等措施。在政府強硬態度之下,截至11月17日已有79名公職人員還款214筆,累計金額601萬元,其中包括被曝光人員18名,還貸57萬元。在清收過程中,泗縣還揪出了多名農村合作銀行內部“蛀蟲”。 181人欠款1748萬元 11月11日,泗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泗縣農村合作銀行公職人員‘不誠信’貸戶基本信息公示(自借)”,曝光了181名“公職老賴”的姓名、貸款銀行、證件號、住址、借款日期、逾期金額、工作單位等情況。 根據公示顯示,這些向該縣農村信用合作銀行各網點貸款的公職人員,來自縣教體局、住建委、衛生局、計生委、市場監管局等幾十個部門。貸款逾期金額幅度較大,從1000元至100多萬元不等,總計約1748萬元;貸款時間跨度也較長,從1994年至2013年,相隔近20年。泗縣計生委、教體局等單位的欠款人數超過了10人。 記者今天登錄泗縣政府網站上看到,這些公示信息每天都在不斷更新。 曝光一周后還款24筆 記者從泗縣不良貸款清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隨著農村信用銀行改制,今年9月中旬,泗縣根據宿州市統一部署,對不良資產進行清收。在此過程中,對“公職老賴”著手約談、督促還款。如若繼續“耍賴”,公職人員不僅將會被“公示”,還可能被停職停薪。 據介紹,對于在規定時間內不歸還貸款或承擔擔保義務的公職人員,由縣紀委、組織部、監察局、財政局、人社局等部門聯合對其采取停薪、停職、停崗,不提拔、不調動、不評先、不加薪、不晉級的嚴厲措施,其工資收入除保留最低生活保障數額外,依照有關規定扣劃還貸。對其中領導崗位職務人員,由該縣紀委介入對其調查。 在泗縣政府的“強勢”之下,還貸效果漸現。自清收行動開展以來,截至11月17日,已有79名公職人員還款214筆,累計金額601萬元。被曝光后,有18人主動還貸24筆,約57萬元。 “清收行動是面向全社會的,不只針對公職人員。通過逐筆逐戶清收,不僅有利于普法宣傳,還將潛伏在銀行內部的腐敗分子陸續揪出,有利于反腐工作開展。”清收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有六七名銀行“蛀蟲”被警方刑事拘留。 “公職老賴”曝制度漏洞 公職人員因其身份特殊,相比普通群眾更易在銀行貸款。從公示情況看,半數以上公職“老賴”是自借,其余為提供擔保。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云飛認為,“公職人員”借貸用于買房等生活所需,是可以理解的,但還錢也是天經地義,否則不僅會損害自身信用,還會影響政府公信力。但若是用于投資,則需要引起警惕。 “從更深層次來說,公職人員貸款投資,肯定希望得到回報,就有可能會利用自身權力推動投資對象發展,從借貸行為變成‘權力尋租’。”王云飛說。 很多公職人員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償還能力,為何久拖不還?王云飛分析,有的是為別人提供擔保,讓他還錢肯定不情愿。但也不排除有公職人員“耍賴”,是想利用自身權力“勾銷”歷史欠款。他同時表示,由于過去制度不完善、追責不到位,“公職老賴”的形成有其歷史因素在里面。如今要想有效預防“公職老賴”的產生,還需要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尤其是加快誠信體系建設,讓“公權”反而成為欠貸的“負擔”。 |
相關閱讀:
- [ 11-21]川公職人員喝4碗白酒死亡 陪酒人遭停職調查 中國富豪移民在美生活寂寞
- [ 11-21]四川公職人員喝4碗白酒死亡 陪酒人員遭停職調查
- [ 11-18]臺灣公職人員工程弊案震驚政壇 “廉政署”清查
- [ 11-17]龍海多名公職人員“雙11”上班網購被通報
- [ 11-17]湖南打獵射殺村婦公職人員被批捕 通報稱以為是野豬 獵槍疑來自退休官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