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 孫鐵翔)深入戰地,把脈大局,他們的職業使命就是火線突擊,使命中他們感受到中國力量,折射出對國家的忠誠; 深入生活,扎根基層,他們的內心幸福就是心系百姓,幸福中他們感受到人民大愛,彰顯著對職業的堅守。 人民日報記者焦翔、新疆電視臺記者海米提·買買提、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臧熹,他們是全國新聞戰線“好記者講好故事”十佳選手中的三位,他們真情講述工作中真實感受和深切感悟,充分展示新聞工作者弘揚職業精神,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好記者”形象。 堅守戰地 不辱使命 堅守中東1200天,他奔走動蕩國家之間、奔跑在槍林彈雨之中、數次與汽車炸彈擦肩……從埃及到利比亞,從黎巴嫩再到敘利亞,他總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刻趕往現場。他,就是人民日報記者焦翔。 “記者能記錄時代,也能影響時代變遷”。在焦翔看來,堅守戰地的意義,不僅是將苦難的故事告訴世人,更是要傳遞中國的觀察視角,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正義聲音。 在這1200天里,焦翔被炮火震傷了耳朵,但他堅持把利比亞戰爭盯完,回國后醫生告訴他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期;他三次遭遇劫匪的攔截,為了保護相機中的采訪資料,不惜與匪徒周旋、抗爭…… 100萬字的文稿,6萬張照片,眾多視頻和新媒體報道,1200天的堅守,焦翔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有人問他是怎么堅持下來的,焦翔只回答了一個詞——“責任感”。因為,他將時刻準備著,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重返戰場! 新疆情懷 大愛無疆 新疆人,新疆情懷,教會了他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記者。與新聞同行,為新疆人“代言”,他拿起話筒出現在第一現場,讓這位80后收獲的是豐收的喜悅和真實的快樂。 “我是一名來自新疆的記者,正是質樸的新疆人教會了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記者。”海米提·買買提說。 盡管2012年海米提·買買提才從學校畢業,但從那時起,海米提·買買提就立志做一個能展示新疆人良好精神面貌的“代言人”。他開始每天都關注令他感動的新疆人和他們的故事。 這些年,海米提·買買提用心刻畫著新疆同胞的真誠、堅毅,用情訴說著各族人民的彼此守望、相互溫暖,表達了許許多多人對天山熱土更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向往。 如今,海米提·買買提每天都向往著能到更大的舞臺上去講述新疆人的故事。他說:“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向世人展示一個最真實的新疆。讓大家看到多年來在中央支持下,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用勤勞和智慧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探尋真相 源于責任 新聞工作者就是要有責任心,去尋找真相。他常說,新聞工作者的責任不僅僅是觀察者、記錄者、監督者,更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傳播者、參與者、建設者。他,就是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主持人臧熹。 福喜事件中,接到舉報線索后,臧熹的同事發現這一問題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在所有外圍的調查都沒有辦法拿到直接證據的情況下,于是決定深入福喜內部進行臥底。可以說,這是獲取真相的唯一途徑。 “探尋真相,就要深入現場、吃得了苦、耐住寂寞。真相絕不是靠道聽途說和網絡搜索就可以得來的,真相要靠記者深入新聞現場,拿到最直接的證據。”臧熹說。 探尋真相,更要嚴守職業規范。在對福喜的調查中,記者不主動做任何動作,只是忠實記錄自己看到的事情,確保新聞的真實性。當一個個證據聚合成鏈,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 “同事揭露真相,我們追問跟進,是希望促進問題的解決、制度的完善,這是記者不變的追求與堅守。”臧熹說,正是新聞同行們以對事業的敬畏和對信念的堅守,實現著平凡世界的一個又一個的英雄夢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