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談霧霾:沒有環保局環境恐怕更不堪設想
2014-11-22 06:43:3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在當前的環境形勢下,環保工作人員壓力巨大,只有將這種壓力傳導到排污企業,傳導到每個社會公民,進而轉化為治污的動力,藍天才會常在 霧霾頻發的當今,只要有藍天的日子,總會有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大曬各種風景,主角當然是湛藍的天空,對好空氣可謂情真意切。同樣,霧霾一起,就有人曬灰暗,抱怨、責罵聲此起彼伏。更有人直接批評環保局,認為是他們無能,治不了霧霾。 筆者在環保部門工作的朋友屢次“躺槍”,滿腹委屈。早出晚歸,勤奮工作,還要承受來自領導、公眾的壓力,朋友對自己的委屈有這樣的看法:藍天不能只是指望環保局,不是我們自己工作努力就一定會有藍天。 要是沒有環保局,這環境恐怕更不堪設想。 這話有點道理。PM2.5是霧霾的元兇,根據北京市大氣污染物源解析結果,從PM2.5的來源看,本地污染物排放中,機動車排放占到31.1%,燃煤占22.4%,工業生產占到18.1%,揚塵占到14.3%,其他14%來自餐飲、汽修、燒烤、畜禽養殖等。 仔細看看這些數據,無論是燃煤還是機動車排放,無論是餐飲燒烤還是汽車維修,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密切關系,說我們自己是霧霾的元兇一點都不為過。從這個角度說,作為污染制造者,我們在指責環保部門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 一份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在淘寶上購買口罩的人比2012年多了181%,空氣凈化器銷量多了131%。去年消費者在淘寶抗霧霾用品上下單450萬次,花了8.7億元。愿為霧霾埋單,表明公眾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但愿為被動防御埋單,卻很少為主動減排出力,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存有“治理是環保局的事,與我無關”想法的人并非少數。也正是出于這種心態,很多人對身邊的污染視而不見。吃露天燒烤、去沒有油煙治理設施的餐廳,有多少人關心污染物排到了哪里?好不容易搖到車號,買車當然要買個大排量的,許多人認為這理所當然。而環保等部門頒布的一些治理措施可能影響生活,就有人指責“不好好治污,就每天盯著百姓生活這點事”。一邊期盼藍天,一邊污染空氣,現實地存在我們的生活里,“戴著口罩開寶馬”就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 霧霾成因復雜,治理需要多管齊下。調工業結構、能源結構雖是重頭,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環境資源稟賦并不優越的國家,全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必不可少。因此,面對污染的看客心態,已經成為治理霧霾的一大障礙。 霧霾頻襲,埋怨者眾。在當前的形勢下,環保工作人員壓力巨大。藍天不能只靠環保局,只有將這種壓力傳導到排污企業、傳導到每個社會公民,進而轉化為治污的動力,藍天才會常在。孫秀艷 |
相關閱讀:
- [ 11-21]霧霾再擾河北 15條高速受阻多個航班延誤
- [ 11-21]北京6條風道吹散霧霾有待論證 初衷為解決熱島效應
- [ 11-21]遼寧遭遇今年最重霧霾 21條高速公路交通管制
- [ 11-20]京津冀等地霧霾天氣持續 局地能見度低于500米
- [ 11-20]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有霧霾 冷空氣影響北方地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