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變
2014-11-22 10:01:09?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11月22日起,央行事隔兩年多首度降息,意在更有針對性地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提高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為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做好準備。 但是,降息并不意味著“大放水”,當前我國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不會改變—— 在1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之后,11月21日,央行又用降息向市場傳遞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決心。 此次降息有別于以往,采用了非對稱方式,即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幅度大于存款基準利率,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降低融資成本,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央行在公告中表示,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同時,此次降息也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相配合,央行決定,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并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并,即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并將貸款基準利率簡并為一年以內(含一年)、一至五年(含五年)和五年以上3個檔次。 非對稱降息為實體經濟減負 “不調低利率錨,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難以下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降息是當前的必要舉措,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也最直接,這將降低年內新增貸款的利率,也有利于在明年初存量貸款重新定價時系統性地下調融資成本。 當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對融資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總體上仍比較突出,需要更多更有力度的措施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 此次較大幅度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將直接降低貸款定價基準,并帶動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定價下調。央行在答記者問中表示,此次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幅度大于存款基準利率,是對傳統利率調整方式的改善,將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及社會融資成本下行,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目前,我國也具備降息的條件。“該不該降息要從實體經濟考慮,能不能降息要從通脹條件分析。”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強調。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CPI同比上漲1.6%,漲幅與上月持平;PPI同比下降2.2%,已經連續32個月同比負增長。總體來看,當前物價繼續保持低位,平穩運行在溫和上漲的合理區間。此時降息,沒有抬高通貨膨脹的壓力。 |
相關閱讀:
- [ 11-22]美報告提48條建議提防中國 被指難影響對華政策
- [ 11-22]移民新政預熱總統選戰 希拉里力挺奧巴馬移民政策
- [ 11-22]移民新政預熱總統選戰 希拉里力挺奧巴馬移民政策
- [ 11-22]修改移民政策 奧巴馬“動真格”
- [ 11-21]“助力小微企業八閩行”走進福州 宣講扶持政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