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加德滿都11月22日電 題:印度總理為何“偏愛”尼泊爾
中新社記者 符永康
訪緬甸、赴澳洲、回國敲定奧巴馬訪印……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很忙,他不久前甚至未能應邀出席北京APEC峰會。而本月25日至28日,莫迪將再次到訪地理上位于中印之間的尼泊爾,此行除了出席南盟首腦峰會之外,他還擬參加多項活動,比其他南盟國家領導人多留一兩日。
就任半年內兩次訪尼,莫迪的行程在印度外交中頗為罕見,其前任辛格總理10年任內未曾訪尼,相比之下,莫迪似乎并不掩飾對鄰國尼泊爾的興趣甚至“偏愛”。
莫迪在今年8月首次訪尼時宣布,印度將向尼泊爾提供總額度為1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同時啟動一系列援助項目。當時在歡迎儀式之后,莫迪的首項活動是會見多年前曾受其資助的尼泊爾養子,塑造慷慨、親近的“大叔形象”。
此次訪尼,莫迪繼上次朝拜加德滿都印度教神廟之后,還擬再次打出“宗教牌”,印方曾提出,莫迪將參訪印、尼邊境的印度教圣地賈納克布爾、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地藍毗尼,以及尼泊爾緊鄰中國西藏的木斯塘縣,印方之前已宣布對木斯塘進行系列援助。只因尼泊爾國內爭議不斷,莫迪又取消了部分朝拜行程。
莫迪訪尼意在抗衡中國影響力?這是尼泊爾政界最常談及的外交話題之一。尼泊爾北與中國西藏自治區接壤,對中國西南邊陲穩定及與南亞商貿往來影響重大。而尼、印有著綿長的開放邊境,雙方關系同樣涉及印度北部穩定與發展。中印在尼泊爾開展地緣競爭的說法由來已久。
誠如印度外長斯瓦拉吉所言,印中之間合作與競爭并存。今年莫迪履職后,謀求印度在周邊尤其是南亞地區更大的影響力和“領導力”,中國因素自然成為新德里外交的重要考量,身處中印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尼泊爾各界對此有著深切感觸。同樣與中印比鄰的斯里蘭卡,有時扮演著與尼泊爾相似的角色。
當然,莫迪同時還面對著另一種趨勢。在中印高層良好互動的助推下,兩國在尼泊爾開展經濟合作的潛力日益凸顯。例如尼泊爾水力資源豐富,而印度長期面臨電力短缺難題,如果中印企業攜手在尼開發水電并向印度出口,將促動中、印、尼三國共贏的局面。
近期一些中印水電企業已在尼泊爾接觸洽談,這在以往是頗為鮮見的。
以“經濟能手”著稱的莫迪被指是務實主義的奉行者,他上次訪尼強勢推動印、尼簽署電力供應協議,此次據稱將見證兩國旅游合作計劃簽署,新德里希望將更多旅尼外國游客吸引到印度。
在許多人印象中,尼泊爾是一個貧瘠之地,而對于莫迪來說或許是一個“富礦”。尼泊爾的水力資源、廉價勞動力及豐富的旅游文化遺產,都有望成為印度經濟增長的“借力點”。而且相比印巴關系而言,新德里在對尼泊爾外交中具有強勢的話語權和掌控力,印方對莫迪此訪抱有較高期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