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一部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讓科幻影迷們大呼"過癮"的同時,也讓不少文科生紛紛搖頭"這個太燒腦",不過"過癮"也好,"燒腦"也罷,大伙都甘愿自掏腰包過把癮。不少人看完,更是津津樂道地研究起"蟲洞"、"黑洞"和"五維空間"來。 《星際穿越》的火爆,更把"科幻作家"本就為數不多的這個群體前所未有地推到了臺前。而近日根據媒體報道,在北京師范大學2015年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當中,更是首次設立"科幻文學"博士的招生名額,雖然說名額只有1個。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接受中央臺記者采訪的時候一再澄清,說"科幻文學博士"和"科幻文學專業"這些都是不準確的說法。 張清華:簡單地說成是科幻文學博士不準確吧,它是這樣子的,按照學科的規范的說法呢,中國語言文學這是我們文學院的一級學科,那么一級學科下面呢,會設一些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就是中國現當代文學,那么中國現當代文學培養碩士和博士會再分一些方向,現代文學方向、當代文學方向,還有一個就是兒童文學與科幻文學。 目前,"科幻文學"作為學術方向,在全國僅有北師大文學院一家。授課老師也只有吳巖教授他一個人,近期因為電影的熱映,吳巖博客里發布的文章和書單都引發了不少科幻迷們的轉載和留言。不過張清華副院長表示,學校開始招收博士,主要是因為吳巖他本身具備了博士生招生的資格。 張清華:吳巖老師在國際的科幻文學界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他呢,原來不在中文系,后來他就在我們中文系兼職,招收研究生,主要是擴大他們兒童文學的內涵,那么后來他就直接調進來了,現在他也進了教授了,他就可以招博士了,博士生招進來以后,他會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框架下,可以專門研究科幻文學,這個跟他導師的研究方向是匹配的。 根據資料,從2003年開始,"兒童文學和科幻文學"作為學術方向,在北師大文學院已經存在了11年,其中8年里一共招生了15人。一位吳巖教授的在讀碩士生告訴中央臺記者,雖然人少,但是大多數學生都是真正的科幻迷,碩士學習課程多以外國教材為主。 學生:基本上全都是科幻迷,就是想學科幻的,然后考上了研究生,然后跟他學的,但他一年研究生只能招一個,所以基本上一年一到兩個這樣招。 記者:具體介紹一兩門課程。 學生:第一輪課的時候,我們是研究一個外國很有影響力的科幻研究的期刊,叫science fiction study《科幻文學研究》,那一個雜志上面有一期關于中國科幻的專刊,第二個學期的時候,我們是讀的一個很著名的研究者,達克·蘇文的《科幻小說面面觀》,去了解在科幻文學研究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的觀點,這個學期,吳老師安排了好多專題,他會根據當下的狀況,進行改變。 這個學生告訴記者,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有三個出路:第一繼續深造,第二進入和科幻領域有關的出版社,或者進入高校,成為老師。不過大多科幻迷們想要真正的走這條路,目前的教育資源尤其是教師資源相當匱乏。 學生:說什么冷門專業因為星際穿越火了起來,其實我覺得它不是冷門,它只是一個偏門,它比較小罷了,就是很多人、很多科幻迷,他想學,但是沒有相對的教育資源,沒有相對的老師,沒有相對的教學資源,大家上不知道往哪兒上。所以說,有博士點之后,應該會考的人還挺多的。反正我知道明年就已經有不少人要準備考了。 目前我們國家較為活躍的科幻作家群體當中,韓松是出身于記者行業,夏笳是北大物理學院大氣專業的畢業生,陳楸帆曾是互聯網職業經理人,而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領軍人物的劉慈欣則是工程師背景。有人也說了,從事科幻文學創作的可能是不是更需要理工科知識,不應設立在只招收文科生的文學院之下。對此科幻作家韓松并不認同。 韓松:像現在,好些那個特別活躍的科幻作家,他都是北師大吳巖那個班上出來的,像星河、陳楸帆、夏笳他們都上過他的班,科幻因為它門檻還比較高,它可以有個系統的了解、學習,擴大眼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