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震烈度速報系統1分內繪出災情分布圖
2014-11-22 19:37: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新網成都11月22日電 (周迪迪)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22日16時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發生6.3級地震,地震發生后1分鐘內,由該所自主研發的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系統繪出地震災情(烈度)分布圖,并提供給地震和應急部門,為政府應急救援提供重要參考。 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對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響的強弱程度。地震烈度速報系統,是在地震發生后盡快報告地震動的烈度及其分布情況,即烈度速報圖的系統,可為災后應急響應和救災決策提供參考。 地震災情(烈度)分布圖顯示,此次地震震中塔公鄉最大烈度8.5度左右;除塔公鄉外,6.5度以上的還包括色卡鄉、瓦澤鄉、雅拉鄉、新都橋鎮等;5度及以上區面積達到1.5萬平方公里。據了解,8.5度烈度,對于當地抗震設防烈度8度以下的建筑將造成破壞;6.5度烈度可造成沒有抗震設防的建筑損壞。 早在2010年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到2015年,將在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地區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報網,20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布設的系統在1分鐘內就繪出烈度速報圖,可見最近幾年在汶川余震區試驗基礎上的所發展的技術創新,尤其是地震監測臺站現場處理地震波信息、基于北斗衛星的地震烈度速報技術等將使得中國建設的烈度速報系統滿足了災后救援決策的需要。 此外,由該所和甘孜州防震減災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還對該次地震成功預警,分別為康定縣城區和成都市分別提供7秒和53秒預警時間。 王暾表示,對于震中地的預警,往往存在預警盲區的問題,而這個盲區半徑則是越小越好。“目前,日本的地震預警盲區半徑為30公里,我們的盲區半徑為25公里,在此方面的技術已領先日本”。(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