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憂患意識是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
2014-11-23 11:19:08? ?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 二、中國共產黨有過驕傲即失敗的慘痛教訓,也有過克服驕傲情緒后轉敗為勝的成功經驗,這是黨必須始終保持憂患意識的內在動力?! ?/p> ??? 首先是大革命失敗的教訓。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后背叛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黨當時還比較幼稚,再加上陳獨秀右傾錯誤領導,致使革命在強大敵人的突然襲擊下遭到慘重失敗。在白色恐怖下,中國共產黨沒有被嚇倒,掩埋好戰友的尸體,擦干凈身上的血跡,又繼續戰斗。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八七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毛澤東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隨后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中國革命再度出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 ‰S后是三次“左”傾錯誤特別是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教訓。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共產黨創建了三支主力部隊,開創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等革命蘇區,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多次擊敗國民黨軍大規模“圍剿”。但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領導下,致使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使革命根據地和白區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極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轉危為安、化險為夷,最終贏得了長征的勝利?! ∶珴蓶|在1944年4月12日《學習和時局》的講話中,總結這段歷史經驗教訓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七年上半年。那時北伐軍到了武漢,一些同志驕傲起來,自以為了不得,忘記了國民黨將要襲擊我們。結果犯了陳獨秀路線的錯誤,使這次革命歸于失敗。第二次是在一九三○年。紅軍利用蔣馮閻大戰的條件,打了一些勝仗,又有一些同志驕傲起來,自以為了不得,結果犯了李立三路線的錯誤,也使革命力量遭到一些損失。第三次是在一九三一年。紅軍打破了第三次‘圍剿’,接著全國人民在日本進攻面前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運動,又有一些同志驕傲起來,自以為了不得。結果犯了更嚴重的路線錯誤,使辛苦地聚集起來的革命力量損失了百分之九十左右。第四次是在一九三八年??箲鹌饋砹?,統一戰線建立了,又有一些同志驕傲起來,自以為了不得,結果犯了和陳獨秀路線有某些相似的錯誤。這一次,又使得受這些同志的錯誤思想影響最大的那些地方的革命工作,遭到了很大的損失。全黨同志對于這幾次驕傲,幾次錯誤,都要引為鑒戒?!薄 ∪欢M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又發生了因驕傲大意而發生決策錯誤、指導錯誤的問題。這就是“大躍進”的嚴重失誤。毛澤東同志發動“大躍進”的主觀愿望,是要抓住相對和平的國際形勢帶來的和平建設機遇,多快好省地加快社會主義建設步伐,迅速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然而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結果是事與愿違、欲速則不達,反而招致三年嚴重困難。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除了對經濟發展規律和基本國情認識不足,“更由于毛澤東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這就說明,歷史經驗值得重視,值得認真總結。但是,即使是總結了歷史經驗,形成了正確的認識,但稍有疏忽,稍有松懈,仍然會重蹈歷史覆轍,重犯歷史性錯誤。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不但牢記了“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也記取了驕傲自滿、急于求成的歷史教訓,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開創出新局面。我們黨在每次黨的代表大會上,都始終重申高舉旗幟、堅持道路的問題,都始終強調力戒驕傲、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梢哉f,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憂患意識,已成為高舉旗幟、堅持道路不可或缺的精神狀態。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倍加珍惜、努力弘揚。 三、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斗爭中形成了戒驕戒躁、保持憂患意識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繼續弘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反復強調堅持“兩個務必”、保持憂患意識,以此作為從嚴治黨、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10月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做到‘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全黨同志必須在思想上真正明確,黨的執政地位和領導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長期保持下去的,不管黨、不抓黨就有可能出問題甚至出大問題,結果不只是黨的事業不能成功,還有亡黨亡國的危險。”這也就是說,從嚴治黨的一個重要規律,就是要始終保持“兩個務必”、始終保持憂患意識。 一要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與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高度統一。實現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和忠實信仰,決不能模糊迷茫,更不能懷疑動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人肩負的民族責任和人民重托,必須堅定“三個自信”,決不能搖擺猶豫。這“兩個實現”的歷史使命,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既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集中體現。我們既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將“兩個實現”有機統一起來。 二要堅持從嚴治黨與實干興邦的高度統一。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我們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記“兩個務必”,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著力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性課題,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與此同時,又要知行統一、行動至上,堅持“三嚴三實”要求,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做任何工作都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獔猿纸夥潘枷肱c保持政治定力的高度統一。實踐沒有止境,理論發展也沒有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經過新中國成立65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檢驗,證明是既符合馬克思主義又切合中國實際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們決不能自滿,更不能在已有成果基礎上裹足不前、孤芳自賞。我們還要繼續解放思想,以思想活力推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以思想活力推動激發社會活力,要繼續沖破一切束縛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障礙,沖破一切束縛全面深化改革的體制機制,沖破一切束縛全面深化改革的利益固化的藩籬。與此同時,還要在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指引下,始終保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守住政治底線,增強政治定力,需要改的一定大膽改,不該改的堅決不能改。 四要堅持“三個自信”與不斷改革創新的高度統一。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因此,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保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但是,這種自信是建立在冷靜科學的基礎上的,要做到自信而不自滿、自信而不驕傲、自信而不固步自封。堅持“三個自信”,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善和發展。 時光荏苒。一個甲子以前,毛澤東同志先后發出關于學習《甲申三百年祭》和“兩個務必”的號召。這些號召,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黨永遠不變質、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的深刻憂思,包含著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的深切期待。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黨要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新經驗、新成效轉化為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新實踐。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全黨上下一定會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繼續打好黨風建設這場硬仗的新局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
相關閱讀:
- [ 11-21]南非共產黨辟謠:鄙黨雖窮,但欠租金那是謊言
- [ 10-11]季明:“群眾路線永不結束”彰顯共產黨宗旨
- [ 09-27]習近平會見俄羅斯共產黨代表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