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0月24號下午,阜外醫院40多歲的麻醉師昌克勤昏倒在手術室,腦干出血。他的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手術室哀鴻遍野!大家落淚,不僅僅是因為他,更多的是為自己!在這條流水線上,他就是我,我就是他。” 這已經不是麻醉科醫生第一次倒在手術室,近兩年來,全國已有大約15名麻醉醫生猝死,而且大部分還都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這么高的猝死率,讓人扼腕。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麻醉科醫生還不到7萬人,而如果按照歐美國家每萬人2.4個麻醉醫生的標準,中國應該配備30到35萬名麻醉醫生。數量的缺乏,導致麻醉醫生連續加班,嚴重體力透支。如何才能確保麻醉科醫生的健康,進而保護患者的安全? 據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支持的調查表明,麻醉科醫師工作壓力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繁重的麻醉工作和超長的勞動時間。其中,大于三分之一的麻醉醫生每天需完成5臺以上的麻醉工作,一半以上的麻醉醫生每天工作時間大于10小時,近80%在工作中感到過于疲勞,一半以上經常失眠,三分之一以上患有胃潰瘍或高血壓,對于職業總體狀況基本滿意和滿意的麻醉科醫師不到30%。對于勞累,每一位麻醉科醫生都有很多話可說,有醫生曾無奈地說:最累的時候,連一片藥都掰不開。 護士:您好,我來看那個麻醉科安大夫昨天給您麻醉的,昨天沒有什么惡心啊這些吧? 患者:沒有。 護士:沒有啊。 患者:嗯。 護士:那昨天晚上睡的還好嗎? 患者:還好,出來之后就很清醒。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安海燕工作17年了,對她和她的同事而言,加班工作,早都不是稀奇的事。 安海燕:有時候能一個術間排到10臺左右也有,醫生有工作到夜里11、12點甚至更晚的,有些像特殊手術比如說像肝移植,那么我們至少是12個小時起步,工作過最長的一次是整整24個小時。 就在一個月前,北京阜外醫院40多歲的麻醉師昌克勤昏倒在手術室,腦干出血。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侯任會長、北京301醫院麻醉科主任米衛東說,發生這樣的事情,與麻醉科醫生長期勞累、工作壓力大有著密切關系。 米衛東:如果病人本身像極高齡的,像非常高齡的病人100多的我們也都做過,或剛出生幾個小時的小孩,或者這個病人本身平時心臟和肺的功能就很差,又需要借助手術的情況下,那你想想在這段時間內要想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非常有難度,這個時候麻醉醫生的處理和調控就顯的非常的重要。就神經會繃的很緊,是會比較累的。 以為麻醉科醫生只是扎一針麻藥的人,不是少數,安海燕說,其實,麻醉科醫生所做的,絕不只是那么簡單。 安海燕:我們談只有小手術,但是沒有小麻醉,因為只要這個病人被麻醉了以后,體內的狀態就已經不是我們正常的一個生命狀態了,那么這時候他隨時都會發生各種事情,包括像婦科這些手術做一個探查它會引起心率慢,甚至有時候心跳會停。 國家衛計委提供給中國之聲的文字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普遍存在麻醉科醫師超負荷工作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麻醉科醫師現有數量與社會需求存在缺口造成的。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執業醫師為279. 47萬人,其中麻醉科醫師約占2.42%,也就是不到7萬人。 醫生:一二十年以前大家都沿用就是一個手術間要配備1.5-2個麻醉醫生,要是教學醫院的話可能配備的數量再多一點,2到3個,但是現在兩方面的問題,當時制定過這種標準,但很少有醫院能達到這種配比標準。再一個最最重要的就是現在麻醉醫生工作的內容不單純是手術室內麻醉這一塊。 醫生倒在手術臺邊,我們在為醫生的健康擔憂的同時,也擔心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才能同時確保醫患的健康?米衛東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米衛東:覺得一個醫院的麻醉科人數應該按時間去算,去年一年他整個勞動時間加起來是多少,每天8小時這種量一除,除出來是多少人就是多少人。然后第二年以管理的預計跟麻醉醫生相關的工作量會增加10%,今年我再加10%的人數,這樣人數的配比相對就合理一點。(記者馮會玲) |
相關閱讀:
- [ 01-26]北京少年宮體育招生爆冷 報名人數不足計劃四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