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2014-11-23 通過央行的降息,社會資金成本有望大幅下調,這對于復蘇實體經濟、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都將產生積極作用。可以說,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是本次央行降息的努力方向。 作者:王振峰 央行決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綜合中國網財經) 有預期但卻感覺“太意外了”,這是各方人士對央行周五晚間對外宣布非對稱降息的第一反映。消息一經傳播,頓時引發輿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盡管央行隨后稱其貨幣政策取向并未變化,并表示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在于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然而,與央行的平靜解讀不同,不少房地產、證券等業界人士自己認為,他們是這次利率政策調整的受益者。 此外,中國央行的意外降息,也震動了全球市場,美歐股市、國際油價和黃金期價齊齊上漲,道指與標普500指數甚至是再創新高。 今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全年GDP預估值7.5%能否實現目前還掛個大大的問號,今年中國經濟很有可能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全年增速。幾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匯豐PMI初值創6個月新低;雖然不少人對未來宏觀經濟形勢持謹慎樂觀,但眼下我國中小企業普遍感到很大壓力和困難也是不爭的事實。對于本次央行非對稱降息影響的看法,各種行業都有自己的解讀,但筆者認為,本次央行宣布下調存貸款利率,絕對不是只針對個別行業施恩,而是意在活絡實體經濟,緩解企業融資成本,減輕貸款壓力。 通過央行的降息,社會資金成本有望大幅下調,這對于復蘇實體經濟、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都將產生積極作用。可以說,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是本次央行降息的努力方向。央行此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對于調節流動性沒有太大的意義,對于銀行來說,應該領悟到利率市場化在加快推進的深層意涵,因為這次降息存款利率波動區間擴大很多。當然,由于存貸差縮小,銀行利潤也將進一步收窄,這其實也體現決策層“銀行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真實意圖。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存款利息肯定會縮水一點,10萬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會少了200多元,當然這次降息對存款利率的影響并不是很大。此外,寶寶類等短期理財產品收益也將有所下降。此次降息可以刺激經濟成長,為資本市場注入活水,對于股市來說絕對是個利好。另外,央行的降息動作,也將降低外匯流入的意愿。 不少人覺得,央行非對稱降息是為了救樓市;筆者認為,降息動作,的確有利于樓市需求釋放的成分,但僅是喘個氣而已,當前中國樓市的第一任務仍然是去庫存。 對于樓市來說,在庫存重壓敏感階段的房地產,央行降息的確受益不小。一方面,購房者無疑將因本次降息而受益,相應的房貸利息也將有所減少,本次降息對于那些是否猶豫入市買房的人有一定刺激作用,房市的買氣或將升高一些。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開發商資金鏈普遍緊張,如今貸款利率降了,融資成本也會相應降低,房企或許可以稍微喘個氣。 筆者認為,片面地夸大降息對樓市的乘數效應,要么“別有用心”,要么是“自我安慰”。 首先,刺激樓市回暖,進而穩定經濟增長,不能說不是央行施行利率政策調整的一個意圖,但政策本身更大的目的是為了緩解企業融資難,尤其是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降息后的信貸額度及利率水平有多少傾注到房地產市場,至少眼下還看不清楚。諸如庫存壓力、剛需不振、投機退潮等影響房地產短期景氣的憂郁陰云未走,夸大降息的樓市效應還是請悠著點。 其次,之前解開限購、推出房貸新政之后,房地產企業曾一片歡呼,期翼像以往救市那樣來個住房銷售量增價飚。可至今為止,那種繁榮狀況并沒有呈現。不少地方政府一邊嘴上喊著市場很健康、很理性、很穩定的同時,一邊卻不斷加碼樓市的刺激政策,而且還救得還相當的不靠譜;什么分戶型的差別化購房補貼政策、人才購房補貼政策可謂“層出不窮”。老百姓也不傻,過去房價突突往上漲時,地方也沒有用心到此地步;如今大獻殷勤,一句話:你懂的。 之前,央行、銀監會在9月30日發布通知,對房貸政策作出調整,并提出了多項試圖促進房地產市場交易恢復的措施;可后來熱盼的7折利率政策并沒有真正落地,不少所謂專家甚至指責商業銀行竟敢如此蔑視政策。如今使用了降息手段,7折利率政策真的會應聲推出嗎,尚有待觀察。筆者認為,假如房企不能有效化解其住房去庫存化壓力、資金鏈問題、負債率高、經營模式革新不足等多重困境,即使商業銀行愿意奉上7折利率“大禮”,國內不少房地產企業能不能走出此輪房地產的周期性調整,還相當不確定的。 莫要過分夸大央行降息對樓市的乘數效應。當前國內外的市場形勢已不能等同于2008年,經歷過一個多年超常規發展階段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國樓市走到了階段性拐點,這個調整期不會在短期內結束的;再幻想像過去那樣超常規的輝煌,請給出還有多少可以超前預支的理由吧。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73_115373.html |
相關閱讀:
- [11-23] 向松祚談如何看待央行降息
- [11-24] "滬港通"開閘首周表現平平 央行降息引發后續寬松預期 旨在降低融資成本
- [11-23] 央企高管薪酬縮小與普通職工差距 老總或減薪百萬 如何看央行降息
- [11-23] 專家解讀央行時隔兩年首次降息
- [11-24] 央行降息引發后續寬松預期 旨在降低融資成本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