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4日報道,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進入關鍵時刻,伊朗消息人士透露,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看來無法在23日之前達成全面協議,如果這樣,伊朗準備將談判期限延長一年。
半官方的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引述一名參與會談的伊朗官員的話說:“考慮到時間有限,大量的細節還未敲定,要在11月24日截止日期前達成伊朗核問題的全面和最終協議是不可能的。”
這名談判代表稱,如果到截止日期時未達成協議,各方可能將維也納會談延期。
克里:談判仍有嚴重分歧
美國國務卿克里也表示,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和伊朗在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中依然存在“一些嚴重分歧”。
克里日前在維也納與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會談前對媒體說,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希望談判取得進展。“但是我們存在很大分歧,我們依然有一些正在努力彌合的嚴重分歧”。
施泰因邁爾則表示,伊朗核問題談判迎來了最關鍵時刻,國際社會從未“如此接近”解決這個問題。
他指出,盡管在許多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但談判氣氛富有建設性。施泰因邁爾認為,伊朗應該認識到,國際社會不允許伊朗擁有制造核武器的任何可能,這是伊核談判的目標,也是評估談判結果的依據。
根據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去年11月達成的階段性協議,伊朗應在今年7月20日前暫停部分敏感的核項目,以換取西方國家減輕制裁,同時雙方尋求通過談判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由于未能在今年7月20日之前達成全面協議,雙方決定將談判期限延長至11月24日。
另據美方官員透露,美德外長會晤后,克里當天下午與伊朗外長扎里夫和歐盟伊核談判問題協調人阿什頓舉行三邊會談。此外,克里當天早些時候分別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土耳其和加拿大等國外長通電話,討論正在進行的伊核問題談判。
參與談判的一名歐洲官員透露,會談“沒有取得實質進展”,達成協議的機會渺茫。這名官員稱,若要達成協議,伊朗必須做出相當大的妥協。
據報道,21日,各方著重就一份美方提出的框架性文件展開磋商,力圖鎖定談判成果,就一些原則性問題達成共識。
英國外交部長哈蒙德說,各方都努力在最后期限前達成全面協議,但目前談判還存在一些分歧,雙方都應顯示更多的靈活性。
中國認為,當前各方的分歧是政治性的,需要各方拿出意愿作建設性談判。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指出,盡管在許多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但談判氣氛富有建設性。他認為,伊朗應該認識到,國際社會不允許伊朗擁有制造核武器的任何可能,這是伊核談判的目標,也是評估談判結果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