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筆,他是詠物言志、評論時政的詩人“阿Q”;放下筆,他是一名勤奮實干、為了生計奔波的農民。這是李銀倉近30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口袋中總裝著筆和紙 一有靈感就寫下來 “每逢過節,端起飯碗/父親音容浮眼前/淚燒紙錢/天堂含笑不再愁吃穿。勞累了一生,新麥豐收/苦笑沒吃上一口/撒手床前/兒女沒法彌補留遺憾?!边@是李銀倉2013年參賽“山東華工磚機杯”全國詩歌大獎賽的作品《父親,我好想你》節選,被編輯評論為“詩意淳樸,天然去雕飾”。 今年50歲的李銀倉,家住千陽縣城關鎮段家灣村,高中畢業后便參了軍。上學時嚴重偏文科的他在軍營中參加了大學語言函授課程,并在一次閱讀中看到了《詩的技巧》這本書,漸漸地,他對寫詩產生了興趣。出于對魯迅的敬仰,李銀倉以小說中的人物“阿Q”作為自己的筆名開始了創作,“美夢成真,笑進軍營,夜晚高興常失眠。摩拳擦掌,天下保太平”,“刑場捍衛真理,昂頭不怕死”,這些詩句都是李銀倉在軍營中的真實感觸。 1983年,李銀倉退伍回家,為了生計,他去南京、西安等地打工,當過文秘、建筑工人,生活幾多艱辛,但李銀倉從未離開過詩歌。他說:“再苦的生活,有了詩意,就不覺得苦了?!?989年,李銀倉發表了處女作《燈籠》《樹根》。自此,李銀倉一發不可收拾,不管是在建筑工地,還是在工廠車間,或者是在農忙回家時,李銀倉都會在口袋中裝著一支筆、一張紙,一旦有靈感時,就馬上寫下來。今年6月18日,回家收麥子的李銀倉就在一天內寫下了《馬年夏收》《種糧難》《割麥》等三首《馬年夏收》組詩。 出門打工必帶詩稿 “他愛寫詩,他的詩很自然,和別人不一樣?!蓖瑸閷氹u詩詞學會會員的千陽縣縣志辦趙群說。日積月累,李銀倉已經寫下了2000多首詩歌,900多首詩歌被《詩友》《南國詩報》《新詩歌》《寶雞詩詞》等全國七十多家報刊采用,先后20次在全國性詩歌比賽中獲得榮譽。 他把創作的每一首詩歌都當作“珍寶”,一一謄抄在A4紙上,按照年份裝訂成冊。在李銀倉家中的茶幾下就擺放著八本詩歌冊子,每本詩歌冊子至少有兩厘米厚。翻開冊子,白皙的紙張與牛皮紙封面形成鮮明對比,紙張上的字跡剛勁有力,每句詩歌大多為七字,形似古代絕句,讀起來雖不太押韻,但字里行間透露著樸實。其中有懷念父親的悼亡詩,有反映不正之風的諷刺詩,有表達美好愿望的抒情詩,有以小見大的哲理詩,而更多的是借物抒情的詠物詩,雪花、晚霞、油菜花、小狗……這些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都成了詩中“主角”?!皬奈矣浭缕?,就知道我舅舅愛寫詩,他外出打工不帶行李都可以,詩稿之類的是必帶的。舅舅50歲了,還是單身,家庭條件也不好,是詩歌讓他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痹陉兾骺萍即髮W讀書的張瑞說。 再次聯系李銀倉時,他已經去了西安打工,電話那頭機器的轟鳴聲掩蓋不住他提起詩歌時的興奮之情。對于今后的打算,李銀倉說,“想近一兩年出一本詩集,但是經濟條件還不允許,雖然詩歌沒有改變我的生活現狀,但是實現了我寫詩的夢想?!?/p> |
相關閱讀:
- [ 11-24]永定縣委書記劉先裘為農民授安全課
- [ 11-24]空巢老人去世一周無人知 尸體遭多條狗啃 陜西認定首批84名高級職業農民
- [ 11-24]陜西認定首批84名高級職業農民 農民不再是身份
- [ 11-23]沙縣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計劃培訓200多人
- [ 11-23]傳“隴西暴力強征打傷農民” 當地回應5人受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