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霧霾加重,“大玉米”近距離看也很模糊。 昨日,鄭州市副市長張俊峰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治理霧霾需要更多市民參與 閱讀提示丨上午,鄭州城區交通秩序綜合整治會;下午,大氣污染防治現場辦公會……昨日,大河報記者在多個會議場合見到了鄭州市副市長張俊峰的身影。他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介紹了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和防治難點,以及通過媒體提倡市民減少小汽車使用率,多一些綠色出行。 【談治理】除熱電聯產項目外,不再新建燃煤發電項目 鄭州供暖已進入第二周,鄭州由“藍天模式”切換到“霧霾模式”。張俊峰表示,這幾天的污染與集中供暖有一定關系,但主要還是全國性的大氣候原因,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區多個城市已出現爆表情況,與前兩天的大氣環流有關系。鄭州市空氣質量具有顯著季節性特征。大氣污染物濃度冬春季節高、夏秋季節低,特別是經常出現靜風、逆溫等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消除和擴散,很容易形成霾天。 他表示,下一步,鄭州市霧霾治理將注重以下幾方面工作。推動能源結構升級,除熱電聯產項目外,不再新建燃煤發電和其他燃煤項目。 在交通整治、大氣污染防治兩個會場,他均向記者表示,有效控制機動車污染,分階段實施黃標車限行,以限行促淘汰;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及時供應國五標準汽油、柴油,完成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作。 【談難題】產業結構調整是難點,將嚴格實施準入機制 張俊峰向本報記者表示,截至昨天,鄭州市區空氣達標天數已達155天,已經超過去年全年127天,但與省里面定的任務還有一定差距。目前大氣污染治理還有一些難點,其中一個方面就是鄭州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高耗能資源型企業,前幾年占到70%,目前已下降到40%。 他介紹稱,鄭州市也致力于調整產業結構。首先是對高污染企業進行治理,對電廠、水泥廠等進行脫硫脫硝改造,第二就是實行市場準入,禁止新建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加快中心城區內大氣污染物排放工業企業搬遷或關閉工作。 張俊峰向本報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在大氣污染治理過程中,鄭州市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鍋爐改造,去年拆改了500多臺,今年拆改了77臺,這個速度還是比較高效的,但企業、單位“煤改氣”供暖還需要協調管道鋪設等問題,企業可能也會有自己的成本考慮。而在黃標車治理中,雖然查出了大量的黃標車,但因年代久遠,找不到車主,增加了辦結手續的時間。 【談建議】重污染公車停駛15%,落實“沒問題” 根據《空氣重污染日預警應急工作方案(試行)》規定,48小時全市平均空氣質量指數(AQI)在300以上500以下的嚴重污染日,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停駛15%公務車;同時,倡導市民少開私家車。 有明文規定的公車停駛,有沒有落實到位?張俊峰說,目前落實起來應該是沒問題的。鄭州市政機關事務管理局主要負責這方面工作,一旦啟動應急預案,將會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停駛一定比例的公務車。 記者了解到,張俊峰是周圍同事、朋友中的“綠色出行”倡導者,短距離出行經常會選擇步行。他呼吁市民,路程在3公里以內盡量步行,6公里內盡量騎電動車,而6公里以外、時間比較充裕,則可考慮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在公共交通方面,鄭州市下一步會研究公共自行車,相關部門已經有一些初步建議,將制定適應鄭州市區的方案,目的是提高公共交通運用效率,提倡大家綠色出行。 【談聯防】“外來霾”圍城,鄭州已建立聯防聯治“朋友圈” 根據最新數據,PM2.5濃度受省外污染傳輸影響比例約38%,這意味著省內霾貢獻率是62%。大氣污染防治不僅是鄭州一個城市的事。有專家研究表示,鄭州市的大氣污染,外來城市的貢獻接近半數,要想治理霧霾需要跟其他城市建立聯動機制。 為防范突發環境事件,河南省以開封、洛陽、新鄉、駐馬店為依托,建設豫東、豫西、豫北、豫南四個區域性環境應急監測中心,與省環境監測中心等一起組成全省環境預警應急監測網絡。 同時,我省將以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焦作、三門峽和濟源為重點防控區域,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大河報 □記者朱琨劉瑞朝文白周峰攝影 |
相關閱讀:
- [ 11-21]福州原副市長時小雨受賄250余萬 微博直播庭審 四城區公租房開始申請
- [ 11-20]福州市原副市長時小雨受賄案今日在南平開審
- [ 11-20]福州原副市長時小雨受賄案庭審直播 稱沒時間退賄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