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國精神 凸顯文藝靈魂
2014-11-25 09:24:0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指導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講話創造性地提出,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這一新的重要論斷,定方向、立綱領,點問題、提神氣,與我們黨的文藝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文藝的本質要求,是當代中國文藝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思想升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思想光芒,對我國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消費具有很強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對推進社會主義文藝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精神,在當代主要表現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是激勵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建設美好家園的力量之源,改革創新是促進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精神動力。中國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挺立民族脊梁,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文藝界弘揚中國精神,就是要把中國精神貫穿于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各方面,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以中國夢為時代主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創作生產精品力作為中心環節,著力推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地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邁進。 高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旗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和科學表達,是當今時代的“道”、當代中國的“魂”。習近平同志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為文藝創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以文載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鮮明特征。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提出“文以貫道”,他的門人李漢則在《昌黎先生序》中說:“文者,貫道之器也。”縱觀歷史,無論先秦的《詩經》還是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抑或近現代經典文藝作品,盡管對“道”的認識有所不同,但以“文”承載民族精神和美好理想的愿望是相同的。無道則文不立,道弱則文不強。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刻認識文藝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通過組織實施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愛國主義影視創作、重點文學作品扶持、歷史文化紀錄片創作等精品工程,創作生產更多有筋骨、有情感、有溫度的優秀文藝作品。用精彩的故事、鮮活的語言、豐滿的人物、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褒揚的,什么是應該否定和貶斥的。發揮文藝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獨特作用,積聚和傳播正能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處不有,成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支柱,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 |
相關閱讀:
- [ 11-24]武夷山“小茶人”成弘揚家庭傳統文化的新生力量
- [ 11-22]深化改革須推進依法治國 兩年來首度降息為哪般 傳播真善美 弘揚正能量
- [ 11-22]林則徐后裔現身長汀 弘揚愛國主義并推動當代禁毒
- [ 11-22]傳播真善美 弘揚正能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