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談判延期系理智選擇 為解決問題提供動力
2014-11-25 17:10:39??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24日是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的截止期限。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和伊朗外長當天在維也納雖未能達成協議,但決定將談判再次延期至明年6月30日。 在伊核問題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選項面前,六國和伊朗一致決定繼續推動并加快伊核問題談判進程,最終找到全面解決方案,這無疑是理智和務實的選擇,為下一步伊核問題的妥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動力。 談判延期,凸顯伊核問題的復雜性。在此輪談判中,雙方在限制伊朗鈾濃縮規模和能力以及解除對伊制裁時間表等核心問題上沒有取得突破,是導致此次全面協議流產的直接原因。然而談判中所釋放的信號也表明,談判雙方的立場已經“空前接近”,離達成最終協議也許只有“一步之遙”。 伊朗核問題牽動中東地區安全局勢,舉足輕重。談判一旦破裂,伊朗可能重啟核計劃,從而激化地區局勢。西方如若恢復對伊朗的全面制裁,伊朗經濟將更加舉步維艱。離開談判桌顯然不符合美伊等各方的根本利益,不僅之前所付出的全部努力都將付諸東流,甚至可能因談判破裂而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這是任何負責任的談判者都希望盡力避免的。面對暫時無法在既定期限內達成全面協議的現實,延期不失為理智的選擇。 在伊核談判過程中,中方所發揮的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功不可沒。作為伊核談判的重要一方,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從中斡旋,多次提出建設性意見,得到各方的重視和采納,對談判發揮了重要的引導和參考作用。中方提出了解決最后關鍵問題的思路,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
相關閱讀:
- [ 11-25]伊核協議緣何一再跳票
- [ 11-25]伊核談判未能達成最終協議 談判或將于下月恢復
- [ 11-25]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最后期限延期至明年7月1日
- [ 11-24]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克里
- [ 11-24]伊核問題談判代表希望在24日午夜前達成協議
- [ 11-24]王毅出席伊核問題談判期間會見俄外長拉夫羅夫
- [ 11-24]中方:望六國與伊朗盡早達成伊核談判全面協議
- [ 11-24]即使“伊斯蘭國”頭目遭遇不測 美軍便能全殲“伊斯蘭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