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7日消息(記者丁飛 實習記者郭靜)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北京地鐵的很多站內,都并排張貼著兩張海報,格外顯眼,一男一女,一文一武。男的手端95突擊步槍,掛著耳麥,全副武裝,他叫曹志剛,是“反恐精英”;女的身著警服,仰頭望向遠方,她就是“傳說中的女網警”高媛,微博粉絲超過220萬。 網警,俗稱網絡警察。目前我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到6.32億,是世界上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但網絡犯罪也呈現逐年翻番上升的趨勢。網警這個職業應運而生了。網警到底是做什么的?他們如何進行電腦背后的暗戰?關于網絡詐騙,你又該知道些什么? 瘦高的個子,清秀的面龐,頭發后挽,露出寬寬的額頭,31歲的警官高媛是網警職業的一張名片。如今的她每天早上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先刷微博。從2011年開博到現在,三年里,這位“傳說中的女網警”已經擁有226萬粉絲: 高媛:大概就是每天早上起來如果看手機,信息會有一二百條吧。這里面需要去處理的留言回復一晚上就有幾十條。有些是跟你打招呼的,也有一些是跟你反映問題的,可能上當受騙的比較多,求助的比較多。 2001年,北京最早設立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從此,在這里工作的警察們被稱為“網警”。轉眼13年過去,這只隊伍也從最初的70多人,擴張到如今千余人的網絡安全保衛總隊。但由于網絡犯罪的特殊性,他們多在電腦背后暗戰。直到“傳說中的女網警”微博走紅,網民們才恍然大悟:啊,原來“網警”真的存在啊—— 記者:“傳說中的女網警”,這個“傳說中”是什么意思? 高媛:就是我05年到北京市公安局當網警的時候,新警培訓我才發現,網警真的太少了,少之又少。你說你是當網警的,別人都說,啊?網警真的有活人嗎?自己隊伍里都這種情況,你想社會上是什么認識。所以我后來就起了一個“傳說中的”,就把這個網警身份帶出來了。 記者:說被網絡詐騙了,這種線索你們怎么處理? 高媛:第一時間告訴他要把相關證據留存好,你的聊天記錄、交易圖片。詐騙不是網警可以直接去立案調查的,所以還是得去最近的派出所去報案,但我會讓他去網絡上的網絡犯罪舉報平臺,去舉報。舉報的話還是會有更大希望。 在她后來被實名認證的微博上,有隨時更新自帶視頻的案例通報,有她從別處轉發的網絡安全信息,大到新的互聯網政策,小到手機密碼該如何設置,也有她平時做的講座實錄,偶爾她也發張貓咪喝水的圖,或是“100道素菜的做法”。最知名的一次,是她通過微博營救自殺少女,跨國搶救了一條生命。 越來越多網友的求助,正來源于網絡犯罪的日益猖獗。根據統計,1998年,我國公安機關全年辦理網絡犯罪案件僅142起,十年后這個數字增至3.5萬件, 2013年則是14.4萬。但這種翻番式的增長背后,卻是網絡“犯罪容易、偵破困難”的現狀: 高媛:剛破了一個案件。在網上購物,等于是以商家的名義去騙買方,給你發一個鏈接,你看到這筆錢是打到支付寶上,實際上是打到了點卡交易平臺,就直接從網上洗掉了。首先有個寫鏈接的人,中間還有個拉皮條的人,這三個人全是在網絡上聯系,現實中沒有關系,而且各個地方都有。受害人也是全國各地。這么一個案子辦下來成本太高了...但你想上當就那一瞬間,點個鏈接就上當。 目前,我國擁有網警上萬人,他們既要有計算機相關專業技能,又需要具備網絡案件辦理經驗。但由于網絡犯罪作案時間短、手段隱蔽、犯罪實施地和結果地分離等原因,破案率并不高。在網絡犯罪每年以400%的速度上升的美國硅谷,破案率也只有10%不到。而案發之初,往往卻只源于受害者“點下鼠標、回個短信”的“不經意”。破案難的關鍵,還是在預防。日常工作之余,高媛會站在講臺前,用各種方式一遍一遍地告訴老百姓,如何“管好自己的錢包”: 高媛:核實。他冒充一個人,但你要相信,你一定比這個騙子要更了解這個人。比如一個家長,接到老師電話說我們有培訓班,你孩子要上就趕快打錢,這個家長有孩子電話吧,也有老師電話吧。為什么不打個電話?他沒有去核實,就信了。詐騙這方面,我一直在強調“以不變應萬變”。一個就是不給錢,不管電話還是信息,只要提“錢”,不管讓你給他錢還是讓他給你錢,就是不給。 記者:你的成就感來源于大家了解了這些以后,少受一點騙? 高媛:對,其實就是當他們不需要我們的時候。最有挫折感的就是,我天天都在說,為什么還上當,攔都攔不住。但確實還有人聽了我的話,沒有上當。這樣的人,哪怕有一個,你也覺得很值得。 這是她上百次演講中的一次,臺下是120名初一學生和家長。高媛身穿警服,走上講臺,拿出眼鏡,戴好,敬禮: 高媛:我叫高媛,在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工作。簡單來說我就是一名咱首都的網絡警察,這樣好記多了吧... |
相關閱讀:
- [ 11-08]“首都網警”三年收各類情報線索8000余條
- [ 10-10]“傳說中的女網警”用微博挽救女生
- [ 03-26]網絡收錢刪帖利益鏈曝光 網警受賄百萬落網
- [ 03-26]北京收錢刪帖利益鏈曝光 一名網警受賄百萬落網
- [ 01-04]“開房門”視頻引隱私之憂 網警稱私人偷拍系違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