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康定11月27日電 (記者 胡敏 付敬懿劉忠俊)在川西高原上,天氣一日三變,朔雪、冰雹時有發生。與寒冬賽跑,讓康定震區受災民眾溫暖過冬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 27日,300公里外的成都,由四川省民政廳組織采購的11.2萬床棉被、3萬套棉衣褲、1.9萬件棉大衣、1.2萬雙棉鞋和4000床電熱毯等物資啟運發往康定。 震區外,社會愛心人士踴躍捐冬衣,幫助康定地震災區的民眾溫暖過冬。震區內,救援隊員寧可自己緊一緊,也要幫藏區同胞熬過難關。 “過冬問題是目前抗震救災中的重點問題,絕不能有缺漏。”甘孜州州長益西達瓦表示,救援部隊要科學、有序地把物資發放到真正需要的群眾手中,每一個房屋無法居住的群眾都會有帳篷和火爐。 受兩次地震影響,截至26日19時,甘孜州已累計有倒塌房屋87戶、嚴重損壞5140戶、一般損壞25278戶,受災群眾達116293人,不少受災民眾只能在帳篷中度過寒冷冬夜。 四川康定“11·22”6.3級地震發生次日,悄然飄起了雪花,正在當地指導救災的四川省副省長曲木史哈旋即要求甘孜州加緊棉帳篷的輸送。 地震發生后,中國國家民政部向四川康定地震災區緊急調撥1000頂棉帳篷、2000床棉被和2000件棉大衣等中央救災儲備物資,連夜裝車啟運災區。四川省民政廳也向災區調運600頂棉帳篷、1000件棉大衣和1000床棉被等救災物資。 “從成都調配的棉帳篷,已分發到各受災區域各安置點,康定震區已實現棉帳篷全覆蓋”,24日,在康定6.3級地震中受災嚴重的道孚縣八美鄉中谷村,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力表示,地震后,救援人員爭分奪秒,決不讓受災群眾在災后受凍。 24日,棉帳篷到達了中古村,68歲的村民沖仁真家里的棉帳篷,在救援人員和當地干部的幫助下搭建起來。沖仁真和老伴也忙著搬運家中物質到棉帳篷里。“這里的海拔很高,到了寒冬晚上,我們都是拿著青稞桿做床墊,再加上棉被御寒。”沖仁真說。 搭建棉帳篷場景,在地震發生后第三天,從康定塔公鄉江巴村到道孚縣八美鄉中古村,近50公里的道路上隨處可見。 27日,記者再次來到中古村的時候,寒風變得更加凜冽,山間之雪也變厚了。新的棉帳篷也陸續搭建。由于受到25日康定再發5.8級地震影響,中古村民棉帳篷需求量增加了。 “我們采取了集中安置的方法,將棉帳篷集中搭建”,道孚縣副縣長王曉延說,康定再發5.8級地震后,許多村民房屋再次受損,需要集中安置。 在中古村集中安置點,20多頂棉帳篷陸續搭建而起,同時,電力工作人員也將電線牽進了每頂棉帳篷。王曉延介紹,除了保障受災民眾溫暖過冬,還要保障安全過冬,在集中安置點,還安排了消防和公安夜間巡邏。 每日奔走震區,記者發現,在這個季節,康定震區溫差很大,正午的陽光曬得人睜不開眼,而夜晚溫度又降至零下十攝氏度,即使在帳篷中,低溫也令人難眠。 為了給康定震區受災民眾溫暖過冬加上更多保障,甘孜州也決定加緊采購一部分烤火爐,保障受災民眾溫暖過冬。同時,甘孜州政府也將采取補貼的方式,鼓勵房屋受損嚴重的民眾到親友家暫住。(完) |
相關閱讀:
- [ 11-27]四川康定再次發生5.8級地震 震區電網運行正常
- [ 11-27]康定兩次地震受災群眾達11萬 通信電力暢通
- [ 11-27]印度尼西亞東部海域發生6.8級地震
- [ 11-27]四川官員地震救災中因公殉職 同事失聲痛哭
- [ 11-26]四川涼山鹽源縣發生3.2級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 11-26]康定5.8級地震部分重大工程收到預警信息
- [ 11-26]四川康定5.8級地震已致4人受傷 道路通暢航班正常
- [ 11-26]哥倫比亞北部發生5.3級地震 震源深度160千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