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昌平通勤族交通費漲幾百元 并無明顯換租需求 住在通州的程女士在西二環上班,住處距離工作單位有34公里,她每天的出行方案是搭乘公交車、坐地鐵、再搭乘幾站公交車。她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調價前她每天往返地鐵加公交車費用是5.6元;調價后,地鐵24公里往返花費12元,剩下的10公里公交車使用一卡通刷卡往返是4元,每天要掏16元的出行費用,“調價后,按22個工作日算的話,交通費漲了229元。” 住在昌平的劉先生距離上班地點26.48公里,他每天往返于2號線阜成門站和5號線的終點站,地面乘坐兩趟公交車,總共需花費4.8元,而漲價后則需要掏16元。他表示,調價后交通費增加了不少。 對于那些上班距離在6公里以內的人,影響較小。如家住西三環的小王的上班地點在阜成門附近,選擇軌道交通的話,距離在6公里以內,調價后,單程地鐵票價上漲1元,每月交通費多支出60元,“還好,漲價對我影響不算很大。” 上述程女士表示,考慮到調價后交通成本增加不少,近期會對比關注下租房的價格,可能會找個性價比最高的地方租房住,此外她希望公司能提供一定的車補;劉先生則沒有搬家的意愿,“雖然這次調價交通費支出大增,但專門因為這個原因搬家比較折騰。”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旭表示,目前并未出現因交通成本上漲而大量換租的情況。主要原因是當前為傳統的租賃市場淡季,新增的租賃需求和換租需求都較少,因此市場未出現明顯的波動。在租金方面則出現一定的季節性回落。 專家:北京地鐵漲價存緊迫性 建議同時實行分時段、分區票制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公共政策研究專家解志勇此前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北京地鐵2元坐到天黑都沒問題,這顯然不是按照市場來決定價格。主要考慮到是公共事業,所以政府在制定價格。但從邏輯和理論上講,當2元價格吃不消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對價格進行調整。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與和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宏山教授也認為,要堅持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同時也要考慮公共交通發展的可持續性,不要給財政造成過重負擔。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分院院長、北京交通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林曉言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在一系列論證基礎上,北京地鐵基本上存在上漲的緊迫性,底價需要上漲,但上漲空間不大,“必須要漲的原因,一是為了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雖然不是絕對的因為票價低導致坐地鐵人多、擁堵,但低票價是導致擁堵的原因之一;基于論證分析,不是越低價越能發揮公共物品的剩余價值,低票價的社會價值并非最大,當低票價帶來擁堵、帶來安全問題的時候,特別是因為安全使得軌道交通已經沒有準點性、喪失最基本的技術經濟屬性時,這種票價的問題就會比較大。” 林曉言表示,目前北京地鐵票價已經調整為計程票制,這種票制屬于單一票制,“我的建議是包括計程票制、分時票制、分區票制三種,實行多元票制結構,我們現在只是計程票制,分區對于北京市這種特大城市的擁堵能起到明顯效果,國外發達城市分區比較多。”解志勇此前也表示,差別化費率或者高收費并不是對乘客分流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唯一方式,限流須多管齊下,差別化定價只是組合功能中的一種。(中新網財經頻道) |
相關閱讀:
- [ 11-27]萬科45.3億元中標深圳紅樹灣地鐵上蓋物業開發
- [ 11-27]深圳女白領地鐵站內猝死 一審判地鐵擔責三成
- [ 11-27]福州地鐵1號線:樹兜至屏山上行隧道明年6月貫通
- [ 11-27]地鐵1號線完成圍擋施工 大多鉆地而行平均深度18米
- [ 11-27]北京公交地鐵調價最終方案今日上午將發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