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安全檢查,無意中引出一個觸動心弦的數據。11月下旬,沈陽軍區裝備部對某報廢武器彈藥銷毀站官兵遇險情況進行統計發現,干部遇險次數竟是戰士的3倍以上。可戰士們對這個數據并不意外:“危險關頭干部總是沖在前,他們遇險的次數肯定多。” 該站長年擔負軍區報廢武器彈藥銷毀任務,“雖然不打仗,卻天天上戰場”,被形象地比喻為在“火山口”上過日子。多年來,該站黨委“一班人”始終態度鮮明:越是艱苦危險的環境,對官兵關系的要求就越高;越是生死考驗,越需要領導干部率先垂范。“一班人”叫響“危險關頭我先上”的口號,明確規定:每次銷毀彈藥,常委都要跟班作業;每逢危險作業,常委都要率先垂范;每有應急任務,常委都要靠前指揮。 一次,某施工現場挖出10多發不明彈藥,站長張利和總工程師劉萬波奉命趕到現場緊急排險。面對種類不明、隨時可能爆炸的彈藥,他倆讓戰士們撤到安全距離之外,自己穿上防護服上前排險。去年,業務處處長曹海慶接到銷毀3種12發不明彈藥的任務。趕到現場后,曹海慶只身對銹蝕斑斑無任何標識的彈藥進行鑒別發現,這些彈藥銹蝕嚴重、危險性極大。銷毀過程中,他讓兩名戰士退到安全區域,獨自完成了銷毀任務。前不久,一名戰士首次拆卸某型彈藥,拔彈機突然意外帶動了拉火環。千鈞一發之際,在場的政委楊永東果斷停機,獨自走進抗爆間排除了險情。 “當干部,有危險就該往前沖!”近5年來,該站干部在危險關頭次次沖在前,“銷毀不明彈藥、清除未爆炸彈、處置突發情況”等遇險次數是普通戰士的3倍以上。有敢上刀山的干部,就有敢下火海的戰士。去年夏天,站里執行高溫下清除未爆炸彈引信任務突然出現險情,戰士薄仁志一馬當先沖到前面,冒著生命危險排除了險情,一次性處置30多枚未爆炸彈引信。 “炮火硝煙”砥礪官兵情,生死考驗升華戰友愛。政委楊永東告訴記者,純潔和諧的官兵關系使部隊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12年來,他們銷毀彈藥兩萬多噸,執行應急銷毀任務40余次,被評為“全軍報廢武器彈藥銷毀機構建設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記者劉建偉、特約記者嚴玉葆) |
相關閱讀:
- [ 12-06]美國防部稱敘利亞化武或將于2014年1月銷毀
- [ 11-27]俄官員稱俄羅斯已銷毀全境約77%化學武器
- [ 09-19]敘總統接受美電視臺專訪:銷毀化武需1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