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解讀:對快播的高額處罰幾乎可以視為國家有關部門近年來加大版權保護力度的“代表性事件”。有專家認為,在這張巨額罰單背后,不僅隱藏著國家嚴懲盜版侵權的決心,也暴露了新聞出版、娛樂傳媒、互聯網等文化類公司面臨的巨大經營風險。而近日兩大國內“字幕組”網站人人影視和射手網先后對外宣布關閉,也是對國家加大對版權的監管力度的再次印證。在影視的商業鏈條中,版權是不可逾越的一個門檻。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表示,射手網等字幕網站的出現,為國內經常觀看盜版影片的影迷提供了方便,無疑從一個側面助漲了盜版侵權情況的發生。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作品著作權中的一項子權利為翻譯權。也就是說,如果把一種語言的作品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作品,無論是否盈利都需要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否則私自翻譯他人作品并公開傳播,也存在侵權的風險。同時,業內人士建議打擊盜版內容不能只關停幾家網站,線上的盜版資源出口被封死,線下盜版DVD的流通渠道有可能因此而再次興起,應該線上線下一塊兒打擊,規范版權市場。 人人影視和射手網相繼關閉的同時,國內的正規視頻網站如何通過合法渠道,為人人影視、射手網的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國外影視劇,避免他們又從其他渠道獲取“免費午餐”,是需要思考的。搜狐CEO張朝陽在微博中寫下:“盜版在中國已死。付費內容正在爆炸性增長,未來的光明是顯而易見的。” 商務印書館被盜版:網絡版權環境亟待完善 案例回放:商務印書館的漢譯名著和品牌工具書盜版嚴重,其中,漢譯名著的盜版幾乎都與互聯網巨頭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在閱讀平臺中檢索《政治經濟學原理》《精神現象學》《美學史》《人性論》《羅馬帝國衰亡史》這5本書,均能找到對應的資源,雖然改換了封面,但是內容卻是商務印書館館圖書的掃描版,并宣稱這些作品為“授權作品”。工具書盜版情況也不容樂觀,“多看”、“掌閱”是國內知名的兩家閱讀器,用戶眾多,經抽查兩家閱讀器內置的“字典”“詞典”,發現它們均涉嫌盜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品牌辭書《現代漢語詞典》。 輿情解讀:國內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近年來發展迅速,與之相關的各類應用產品(網站、APP、閱讀器、應用工具等)也層出不窮,為監管加大了難度。作為漢譯名著、工具書的出版重鎮,商務印書館的品牌工具書和國內外名著更是飽受盜版、盜印、仿冒之苦。一些閱讀平臺直接盜版,無視版權,并冠以“授權作品”的帽子,把商務印書館的資源直接挪為己用。一些網盤中均存在大量的漢譯盜版文件,可以直接下載,這些網盤是盜版資源的溫床,為盜版的傳播提供了源頭和渠道。而以下載鏈接方式散布在論壇中的盜版行為更是不計其數,這些鏈接是互聯網用戶自由發布,論壇提供發布和訪問支持,是盜版者的樂土。 近年來,面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網絡產品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建設顯得有所滯后。今年11月,關于如何加強互聯網領域版權保護問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答網民的留言中提到:下一步,國家版權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互聯網領域版權保護的工作力度。完善版權法律政策體系,為加強互聯網領域版權保護、加大打擊侵權盜版工作力度提供基礎制度保障。同時,加大對網絡侵權盜版的打擊力度,加強對移動互聯網的版權監管工作。針對移動互聯網領域文化產業發展迅猛的現狀,國家版權局將加大對手機等移動設備侵權盜版的查處力度,強化對移動互聯網領域傳播侵權盜版作品的打擊力度。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答復對打擊網絡盜版帶來了新希望。 央視網起訴土豆網盜播《舌尖上的中國》案:侵權的代價 案例回放:2013年10月15日,央視網針對上海土豆網盜播央視網獨家版權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的內容侵權案件在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審理。央視網認為土豆網未經許可在《舌尖上的中國》熱播期內提供在線點播服務,嚴重侵犯其合法權益,法院判決上海全土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4.8萬元。 輿情解讀:上海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土豆網作為影響力較大的專業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舌尖上的中國》熱播期內就擅自傳播涉案作品,而且侵權行為持續的時間較長,給權利人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一、二審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4.8萬元,有利于彌補權利人的經濟損失。本案促使各互聯網視頻提供者加強自律和行業管理,對日益多發的互聯網視頻侵權案件有警示作用。 與之類似的情形還有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領銜的財新網采取的“反侵權”行動。2014年5月15日,財新網發布《財新傳媒反侵權公告第25號》,公告中稱:5月15日,財新網發表題為“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被調查”的報道,遭到多家網絡媒體無協議轉載并隱匿作者的方式侵權,甚至有媒體故意隱匿文章來源,公告中共列舉了6家違規轉載的媒體,并對這些媒體的侵權行為提出譴責。6月7日,財新網再次發微博稱搜狐網、新浪網等網站侵犯其獨家新聞版權。對此,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評論:“同在業內,應當理解版權的價值。以規避監管為借口,通過洗稿盜版的現象廣泛存在,這是行業亂象之一。以反侵權公告形式維權,這只是第一步。” 對此,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吳飛認為,“財新以一家之力來反抗整個社會的免費行為,其效果很難去評價。但是如果所有的傳統媒體形成一個群體來反擊這種行為,當然會更加有效。” 吳飛的期待已經部分變為現實,《新京報》也對外發布《新京報反侵權公告》。人民網于2013年底向法院提起維權訴訟,訴今題網(上海巨航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易富網(上海安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人民日報》及人民網原創文章版權,人民網勝訴。這個案件基本確立了上海地區的原創文章侵權的判賠標準,為后續維護黨報作品網絡傳播權形成了參考判例。當下,認為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責任時力度不夠,侵權人承擔的侵權代價過小的呼聲一直存在。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有必要適度提高賠償數額,以確保既能真正填補損害,又能充分發揮侵權行為法的制裁和指引功能,回應社會要求加大保護力度的呼聲。 |
相關閱讀:
- [ 11-27]友臣肉松餅“金絲”商標侵權案勝訴,維權成功
- [ 11-27]常被侵權者更要尊重知識產權
- [ 11-26]友臣“金絲”商標侵權案勝訴 呼吁企業增強維權意識
- [ 11-24]手機流量被清零 長沙消費者訴移動侵權二審敗訴
- [ 11-24]陌陌疑卷入侵權糾紛 關鍵商標項遭搶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