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十字路口上看好中國 強調歐中關系最好時期
2014-12-02 07:54:23?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魏萊】正處于十字路口的歐洲,遠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觀察著中國的最新發展,思考著歐洲的未來。歐洲仍在歐債危機的陰影里嗎?曾是世界霸主的歐洲怎么看“世界第二”中國?歐洲發展的方向和自信的基礎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11月赴比利時、盧森堡,走進歐盟總部,旁聽歐洲議會的活動、到歐洲對外行動署、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等地采訪,在對話與交流中尋找答案。 “歐盟在復雜的十字路口” 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夜幕降臨時商業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讓《環球時報》記者仿佛又置身北京王府井的步行街。歐洲特色的巧克力店、糖果店、禮品店與服裝店生意紅火。在參觀完馬克思當年思考與寫作的白天鵝咖啡館后,記者找到一家飯館坐下吃飯,點了13歐元左右的普通單人套餐。常駐布魯塞爾的一名中國同行說,當地收入水平比歐洲平均水平要高一些,很多普通人的月薪在2000歐元至4000歐元之間。到了夜晚11時左右,布魯塞爾已經變得很安靜,街上空空蕩蕩,鮮有行人。 從布魯塞爾商業街夜晚的動與靜中,難以判斷歐洲經濟是否已經走出歐債危機的陰影。但歐盟經濟研究部的一名經濟學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歐盟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從2010年的6.4%下降到目前的3.2%,歐盟已走出歐債危機陰影。此外,從絕大部分歐洲國家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等數據看,歐洲確實是在復蘇。但也有學者表示,盡管個別國家,如愛爾蘭的經濟增長率形勢較好,但歐盟整體的經濟增長率還是偏低。 在布魯塞爾知名的自由大學,記者坐在教學樓前的臺階上和學生們隨意攀談。來自盧森堡的塞巴斯蒂安是歷史學方向的二年級研究生,他說,自由大學是公立大學,歐盟成員國的公民來這里讀書一年學費800歐元左右,但通常住宿與伙食費需要自理,如果是國際學生過來,花費要更多。談到歐盟的未來,塞巴斯蒂安說:“歐盟從經濟危機中基本恢復過來了,但前景還不太樂觀。一些歐洲國家的經濟困境仍比較突出,比利時和盧森堡其實是受危機影響比較小的國家,所以看上去還不錯,但東歐以及其他一些國家還有很多問題。歐洲媒體還總是報道一些國家有退出歐盟的念頭。歐盟在一個復雜的十字路口。” 處在十字路口的歐洲人關心自身的經濟復蘇,也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布魯塞爾采訪期間,一名歐盟波蘭籍經濟學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那一天“預計很快就會到來”,中國是歐盟最重要的經濟伙伴,歐中關系處在歷史最好時期,正積極推進政治、經濟與人文等各方面的交流,歐盟正在努力進行政策調整以適應不斷的變化。 “我一直在關注中國召開的APEC會議!”歐洲議會對華關系委員會主席萊嫩是歐洲議會主管對華關系的重量級議員,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先肯定了中國召開的這次國際會議。來自德國的萊嫩多次率團訪問中國,他面帶笑容地說:“歐中關系處在非常好的歷史時期,而且雙邊關系還會更好。歐盟會與美國競爭,爭取第一個與中國簽署雙邊投資協定。歐盟看不出歐中之間存在什么重要的潛在沖突,因此可以成為中國最好的合作伙伴。” |
相關閱讀:
- [ 10-15]李克強會見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
- [ 10-12]李克強會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
- [ 10-12]李克強會見盧森堡首相貝特爾
- [ 10-11]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
- [ 10-09]歐洲議會議員組建新一屆歐中友好小組
- [ 06-18]李克強卡梅倫見記者:打造共同增長包容發展伙伴關系
- [ 04-01]習近平訪歐盟總部:把貿易摩擦的火花壓下去
- [ 03-18]專家解讀:習近平訪歐將深化經貿合作促共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