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日電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將在秘魯首都利馬齊聚一堂,在聯合國峰會上起草一份旨在遏制全球范圍內溫室氣體污染加重的協議。美國《紐約時報》2日報道稱,經過20多年的嘗試,各國仍未能達成一個全球性的協議來抵擋氣候變化。本周,聚集在南美洲的聯合國各成員國的談判代表表達了一種新的樂觀情緒,認為他們或許最終能夠就這個艱難的協議達成一致。
文章稱,但是,這種樂觀背后隱藏著一個殘酷的現實:專家警告,不論談判的結果如何,很可能都不足以延緩全球變暖帶來的日益嚴重的近期影響。
接下來兩周,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外交官將在位于沙漠地帶的秘魯首都利馬齊聚一堂,在聯合國峰會上起草一份旨在遏制全球范圍內溫室氣體污染加重的協議。
數周前,奧巴馬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達成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承諾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將實施減排。聯合國談判代表稱,他們相信,這一進展或許會打破氣候談判中的長期僵局,促使其他國家做出類似的承諾。
不過,雖然科學家和氣候政策專家對利馬會議前的這個新進展表示歡迎,但是他們警告,全球大氣升溫2攝氏度的趨勢如今或許已經無法逆轉。大批科學研究認為,2攝氏度是一個轉折點,意味著世界將必然在近期內陷入干旱、糧食和水源短缺、冰蓋消融、冰川面積縮小、海平面上升,以及洪水泛濫的局面——這些現象可能對世界人口和經濟造成傷害。
最近的報告表明,鑒于目前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水平及排放量的預期增長率將在任何新協議得以實施前保持原有趨勢,我們可能沒有辦法來阻止全球溫度的升高。
文章稱,這一事實加劇了利馬談判的緊迫性。按照計劃,這次會議將產生一份草案文件,并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完善,最終于2015年12月在巴黎由世界各國的領導人簽署。
雖然突破2攝氏度的限制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但科學家們表示,聯合國的談判人員不應該放棄減排努力。他們表示,這將決定,未來世界究竟是令人不適,還是根本不適宜居住。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地球科學及國際事務教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成員邁克爾·奧本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說,“中美協議讓我倍受鼓舞。”然而,他對能否將全球氣溫上升范圍控制在2攝氏度內表示懷疑。他所在的委員會由各國科學家組成,定期就氣候科學的進展發表報告。
奧本海默表示,“生態系統已經注定要發生巨大變化,是大規模的轉變。”他援引的例子包括珊瑚礁生態系統和冰蓋的萎縮,以及糧食產量的減少。
不過,奧本海默還是表示,不簽署協議的話,“情況會變得糟糕得多。”他說,如果氣溫升幅超過2攝氏度,“包括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在內的全球經濟的總損失會迅速增加。”
談判人員表示,現在的目標是延緩大氣溫度上升2.5到5.5攝氏度。他們認為,到了這樣的溫度升幅的話,地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不適宜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