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網站消息,2014年11月26日和27日,遼寧、貴州各發生一起煤礦重大事故,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2日通報了這兩起煤礦重大事故。安委辦在通報中指出,松林煤礦事故暴露出安全監控系統弄虛作假、礦領導下井帶班制度不落實等主要問題。 11月26日2時35分,遼寧省阜新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恒大煤業公司綜采放頂煤工作面發生一起重大煤塵爆炸燃燒事故。截止12月1日,已造成28人死亡、50人受傷。 通報稱,這起事故暴露出以下一些主要問題:一是阜新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沒有深刻吸取2005年孫家灣煤礦海州立井“2·14”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五龍煤礦“6·28”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訓,所屬恒大煤業公司再次發生重大事故。 二是現場安全管理混亂,“三違”問題突出,采煤工作面違章放炮,放炮沒有按規定撤人、設警戒。 三是該礦北翼153采區回風巷瓦斯超限,沒有及時撤出作業人員。 四是該礦同時安排大量人員在采煤工作面及上下順槽平行作業。事故發生時,5336綜放工作面及上下順槽共安排89人作業,其中進回風順槽安排了三個維修隊共48人平行進行維修。 五是該礦違規使用局扇和擋風簾排工作面上隅角瓦斯。 此外,11月27日3時52分,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松林煤礦發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8人受傷。 這起事故暴露出以下一些主要問題:一是礦方弄虛作假,蓄意逃避監管。為隱瞞違規布置1705補切眼掘進工作面的違規生產行為,該礦在得知六盤水市安全監管局11月21日的檢查安排后,提前打假密閉,將1705補切眼掘進工作面掩蓋起來,逃避部門監管。 二是違反規定,多頭作業。按照貴州省政府有關規定,規模在30萬噸/年以下煤礦只允許布置一個回采工作面和2個掘進工作面作業,但該礦實際布置了4個回采工作面和4個掘進工作面共8個作業點。 三是局部通風管理混亂。該礦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發生事故的1705補切眼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未實現“三專兩閉鎖”(專用開關、專用電纜、專用變壓器,實現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且與1705采煤工作面同時作業,串聯通風。 四是機電管理混亂。在1705采煤工作面區域停電后,沒有按照規定采取排除故障的辦法予以解決,而是采取逐臺開關逐次送電檢驗的方式恢復送電,機電工違章作業、機電隊長違章指揮。 五是圖實嚴重不符。該礦圖紙實際描繪只有2個回采工作面,但實際布置4個回采工作面,發生事故的1705補切眼掘進工作面也未在圖紙上標繪。 六是安全監控系統弄虛作假。布置在1705補切眼掘進工作面的瓦斯傳感器不向監控主機傳數據,布置在1705采煤工作面回風流的T1瓦斯傳感器不僅沒有按規定安放在回風流中,且用塑料袋包住,導致安全監控系統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七是礦領導下井帶班制度不落實。事故當班沒有礦領導下井帶班,而是由所謂的“跟班礦長”冒充生產礦長下井帶班。 八是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該礦上級公司——貴州吉龍投資有限公司雖設置了相應的職能部門,但沒有配備足夠的管理人員,只配一名部長,不具備對下屬8處煤礦實施監管的能力,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監管作用。且事故報告、救援不及時,事故發生后,礦領導帶隊下井查看現場,遲滯近2個小時才向當地政府報告。 通報強調,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按照新《安全生產法》要求,依法履行屬地安全監管職責,特別是要加大對中央企業和省屬煤礦企業的安全監管。對職責劃分不明確的地方政府和部門,要督促其盡快明確安全監管責任并落實到位。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要加大監察力度,督促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監管責任落實到位。 (原標題:安委辦通報兩起煤礦重大事故:安監系統弄虛作假) |
相關閱讀:
- [ 12-03]非煤礦礦山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需哪些條件?
- [ 12-02]新疆兩座煤礦發生事故致10死 官方責令停建停產
- [ 12-01]非煤礦礦山新建、改建安全設施竣工驗收需哪些材料?
- [ 12-01]非煤礦山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書繼續教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