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埃博拉疫情“拐點”初現 歸零需持續努力
2014-12-03 15:41:45??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世界衛生組織1日首次承認西非埃博拉疫情正在緩解,2日正式宣布西班牙疫情結束。至此,史上最大規模的埃博拉疫情自去年底浮現,經歷惡化升級、走出非洲后,發展軌跡初現“拐點”。 此次疫情是1976年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以來規模最大、最嚴重、最復雜的埃博拉疫情,累計病例和死亡數字均超過其他埃博拉疫情的總和。 回溯這段疫情,去年12月幾內亞南部蓋凱杜行政區的一名兩歲男童因神秘疾病死亡,埋下了危機的種子。這一引發發熱、便血及嘔吐的神秘疾病悄然間吞噬其他生命的同時,也傳播至其他地區。 直到今年3月,世衛組織在其網站上發布埃博拉疫情通報,神秘疾病的元兇——埃博拉病毒才浮出水面。然而,幾內亞衛生部門首次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時,病毒已從該國西南部偏遠地區擴散至首都科納克里。隨后,幾內亞疫情繼續惡化并擴散至鄰國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邊境地區。 8月8日,世衛組織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認定疫情具備國際傳播的風險。 世衛組織最新疫情數據顯示,自首位患者出現不到1年的時間里,疫情重災區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已累計發現疑似、可能或確診埃博拉病例17111例,死亡6055人。 除西非三國外,尼日利亞、塞內加爾、西班牙、美國、馬里也相繼報告輸入型病例或本土感染病例。埃博拉病毒不但走出西非,并已“登陸”歐美。直面埃博拉陰霾,全球多國也提高了警戒,嚴防病毒。 隨著埃博拉疫情升級,來自中國、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現金、個人防護裝備、移動實驗室等援助與醫護人員源源不斷深入抗疫前線,在檢測和治療患者、培訓當地醫務人員、實施追蹤接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史無前例的國際社會援助和西非有關國家政府的有力領導,世衛組織助理總干事布魯斯·艾爾沃德1日在日內瓦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正在緩解。目前,西非三國每周新增病例數量約為1000例左右,其中利比里亞新增病例數大幅下降,塞拉利昂與幾內亞的疫情大為緩解。 不過,部分熱點區域疫情不容樂觀,疫情最嚴重的塞拉利昂國內治療床位仍不能滿足新增病患的需要。埃博拉治療中心地理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也在凸顯,以幾內亞為例,該國共計24個行政區發現病例,但該國埃博拉治療中心僅集中于首都及東南部地區。 世衛組織表示,伴隨疫情正在緩解,保障疫情歸零的人員需求卻在增加,考慮到每個地區需要配備疫情監測團隊尋找殘存病例及與其接觸的人群,疫區仍急需大量當地及國際醫護人員。 世衛組織專家警告說,埃博拉疫情是否發展取決于人際間接觸傳播情況,非安全喪葬及醫院環境中的感染可導致新增病例數量再次呈爆炸式增長,未來6個月內疫情能否終結,需要各方努力實現百分之百安全喪葬以及百分之百的隔離與治療。 |
相關閱讀:
- [ 12-03]非衛生體系因埃博拉疫情"不堪重負" 西非三國經濟嚴重萎縮
- [ 12-03]世界銀行:西非三國經濟將因埃博拉出現嚴重萎縮
- [ 12-03]世衛組織:非洲衛生體系因埃博拉疫情“不堪重負”
- [ 12-03]世衛組織宣布西班牙埃博拉疫情結束
- [ 12-02]奧巴馬將訪美研究機構 祝賀埃博拉疫苗取得進展
- [ 12-02]世衛組織:西非埃博拉疫情正在緩解
- [ 12-02]聯合國埃博拉特派團成立60天 稱疫情得到遏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