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成果,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從人治到法治,是國家治理水平提升的突出標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當今世界,凡成功邁入現代化行列的國家都把法治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石。吸收借鑒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法治經驗,形成既適合我國國情、符合人民意愿,又體現法治精神、順應時代潮流的法治體系,才能為國家振興、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集中體現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標志著我們黨對運用法治治理國家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水平,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踐抵達新的境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具體部署,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進一步明確了憲法在建設法治中國戰略格局中的核心位置,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重要遵循。以國家憲法日為契機,推動憲法宣傳教育走進課堂、走進社會,把憲法精神融入國民素質提升和核心價值觀培育,使憲法實施獲得更為廣泛的社會關注與支持,就能讓憲法深入貫徹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各個層面,凝聚起依法治國的強大力量。 憲法是黨領導人民制定的,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是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依據。只有以憲法為遵循,才能維護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捍衛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正確道路;只有以憲法為準繩,才能建設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不斷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當前,嚴格遵守、執行法律特別是維護憲法權威的意識亟待加強,制度有待完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實施憲法要求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四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提出,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把這些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定能使憲法之基愈加鞏固,憲法之威牢固樹立,憲法之效不斷彰顯,早日實現建設法治中國的宏偉目標。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讓憲法精神植根心底,法治信仰蓬勃生長,化作每個公民尊法守法的自覺行動,匯成億萬人民依法治國的深沉動力,載著民族復興夢想的“中國號”列車,必將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軌道駛向更加美好明天。(新華社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12-03]新中國憲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 11-08]最高法院原院長建議在全國人大增設憲法委員會
- [ 11-01]我國以立法形式確定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
- [ 10-29]四中全會《決定》:“憲法日”和“宣誓制”獲點贊
- [ 10-29]憲法宣誓制度應盡快確立具體規則 專家:良心約束
- [ 12-04]吳邦國出席全國人大機關憲法墻揭幕儀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