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副外長:香港繁榮穩定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
2014-12-04 07:21: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香港12月4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3日晚在香港表示,香港是世界上最開放、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香港保持繁榮穩定不僅符合香港的利益,也符合有關各方的共同利益。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創辦的中美交流基金會3日在港舉行2014年年會晚宴。張業遂出席晚宴并作致辭。 在致辭時,張業遂說,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香港回歸以來在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對外交往更加活躍,對外合作空間更加廣闊。香港保持了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優勢地位,更積極地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強化了融匯東西的國際化大都市形象,提高了自身國際影響力。 據了解,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銀行中有70多家在香港營業,在香港注冊的海外公司達9200多家,外資在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超過3800家,近50萬外國公民在港居住、工作、生活。 當晚,這位外交官還表示,在香港這片土地上談中國外交,心里有著一種特殊的感受。香港歷來是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門戶,也是近代以來中國國運興衰沉浮、人民悲歡離合的見證者。 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使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也是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從那時起,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發動多場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300多項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領土,勒索巨額賠款,劃分勢力范圍,攫取種種特權。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宣布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中國才結束了弱國無外交的一百年。 張業遂說,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有著這樣一段飽經滄桑的歷史,中國人在自己土地上當家作主來之不易,才格外珍惜國家獨立、主權和尊嚴,堅持獨立自主也就成為中國外交的本質特征。不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外交都要擔當起歷史的責任,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堅持獨立自主不動搖,這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完) |
相關閱讀:
- [ 11-26]俄副外長:烏就加入北約舉行公投是基輔“幻想”
- [ 11-09]伊朗副外長稱新一輪核談判有望打破僵局
- [ 11-03]俄副外長:烏東部民間武裝領導人具有足夠權威
- [ 09-29]日韓將在東京舉行副外長級戰略對話
- [ 09-22]俄副外長:烏總統美國之行釋放對俄不友好信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