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2月3日電 (陳求隆 崔琳)蘭州市環保局披露,截至12月3日,蘭州市2014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達297天,同比去年增加17天,全年天氣優良率達80%以上,達到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考核標準。 前些年,蘭州大氣污染十分嚴重,常排列于全國前列。近三年來,蘭州多舉防治大氣污染,效果明顯。 “今年‘冬防’期間,我們公司降低生產負荷,采購優質煤炭,影響了企業的效益,但是企業應當盡自己的社會責任,保護生態環境,我們的企業在蘭州市這片土地上,與蘭州市‘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竭盡所能配合,為蘭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盡一份力量。”國電蘭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技術部主任李玲忠說。 今年“冬防”期間,國電蘭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不斷加大環保技術改進投入,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公司盡最大努力采購高價的低硫、低灰的優質電煤,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將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的生命線,為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全面履行污染物減排的社會責任。 李玲忠說:“國電蘭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建廠時,就是一個環保型的企業,就是為了解決蘭州市的集中供暖問題,降低大氣污染,現在我們制定了公司的大氣污染預警應急預案,高度重視環保設施的運行狀況,一旦出現大氣污染預警,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啟動應急預案,今年7月我們還投資7000多萬元,推進環保的綜合治理。” 對此,蘭州市環保局大氣污染防治處副處長楊繼宏稱,今年治理大氣污染的工作得到了企業的理解與大力支持,“近年來我們通過不斷地宣傳引導,企業的環保意識提高了,現在許多企業都努力地配合我們的工作,今年對200多家企業進行停產,對電廠限制發電負荷,國電蘭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還主動制定大氣污染預警應急措施。” 蘭州地處高原盆地,冬季無風,產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大氣污染曾是久治不愈的頑疾、揮之不去的陰影。過去冬季污染嚴重時,許多群眾這樣調侃:“太陽和月亮一個樣,白天和晚上一個樣,麻雀和烏鴉一個樣,鼻孔和煙囪一個樣。”幽默的調侃中,蘊含著對大氣污染的無奈和怨氣。 今年以來,蘭州市的多項“超常規”應急防治措施常態化。例如:實行污染企業停限產,采取煤炭綜合管控,對重點用煤企業實行24小時駐廠監察,推行“五位一體”控制道路揚塵,實行車輛限行,公交車和出租車全部實施油改氣,生態增容減污,全面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制定地方性大氣污染防治環保法律法規等多種綜合措施。 “今年,我們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放棄休息時間,在冬季采暖期,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執法模式,對以3家大型熱電廠為代表的用煤企業,由環保、工信、質監等部門24小時駐廠監察,實行限負荷、限煤量、限煤質,達到限排放的‘四限’措施。”楊繼宏說。 楊繼宏稱,在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成立綜合執法組,采取不定期突擊檢查方式,對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進行及時約談、掛牌督辦和限期整改,今年蘭州市還成立了西北地區第一家公安環保分局,對涉及大氣污染違法案件依法嚴厲打擊,在工作中發揮了震懾作用。(完) |
相關閱讀:
- [ 12-03]人多路堵空氣差 廈門越來越不像旅游城市
- [ 12-02]76.2%受訪北京市民愿為改善空氣質量少開車
- [ 11-30]京城昨日空氣重污染、霾、寒潮“三警”齊發
- [ 11-29]冷暖空氣明日“約架” 廣西從盛夏“穿越”入冬
- [ 11-29]霧霾卷土重來 北京空氣質量再陷重度污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