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內政外交被恐怖主義牽著走 扼殺創造思維
2014-12-05 15:08:40??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羅斯科普夫認為,從很多層面看,這都是一個錯誤:“它不但造成了布什時期的過激反應和無節制的行動,還造成了奧巴馬向相反方向的擺動——他試圖去布什化,但同時也不希望在這方面顯得孱弱”——因此就有了增兵阿富汗和重新介入伊拉克的舉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害怕如果不這么做,我們遭到恐怖襲擊時,他就是罪人。 害怕被心懷恐懼的人埋怨,這在美國的政治中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羅斯科普夫還說,美國現在已經用了整整10年“來應對恐懼,應對微不足道的威脅,讓恐懼重新定義我們,讓我們在更大的挑戰出現時沒能去面對——不管是國內的重建、世界大國格局的改變,還是改革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創造就業和財富的經濟模式,”或建立“新的國際制度,因為舊制度已經過時和失靈。” 換句話說,他認為——作者也同意——對恐怖主義的關注,再結合美國的拆臺政治學,已經扼殺了華盛頓的“創造性思維”,更不要奢望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中有什么“志向遠大”的地方。看看共和黨人迫使美國人花了多少時間和金錢,用于討論利比亞班加西領館遇襲是一個恐怖主義陰謀,還是偶發性事件——對真正迫切的問題卻毫不關心:美國推翻利比亞獨裁統治的行動,究竟造成了多么嚴重的兩黨癱瘓,從中能得到什么教訓,也許還可以想想如何解決。 作者說,他對奧巴馬總統抱有同情,因為他不得不應對這個亂糟糟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威脅都來自那些搖搖欲墜的國家,只有付出巨大的代價幫助它們重建,才能控制這些威脅,但所有的結果都充滿不確定性,伙伴們也都并不可靠。美國人又不想把這些事攬到自己頭上。然而,那些失序的國家為概率低、影響大的恐怖主義制造了機會,盡管這樣的行動真正傷害到美國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但是也沒有哪位總統想要在這種事情發生時當政。然而,去年因為鹿而出車禍喪生的美國人,都比被恐怖分子殺害的人多很多。作者不認為奧巴馬在應對這些矛盾時的表現有那么糟糕。但是他的確沒有很好地解釋自己的行為,也沒有讓人們看到,他的克制與內政和外交上更宏大的政策目標有什么關系。 著有《不可或缺:領導者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Indispensable: When Leaders Really Matter)一書的哈佛商學院教授高塔姆·穆昆達(Gautam Mukunda)說,9·11之后美國過于強調把自己圍起來(姑且如此形容),以至于美國無法像以往那樣,通過投資教育、基礎設施、移民、政府資助的研究,以及那些鼓勵冒險但勸阻草率的規則,讓美國更有韌性。 |
相關閱讀:
- [ 05-15]史上恐怖得分王:喬丹無人能敵 麥蒂科比爭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