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光:法治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2014-12-06 18:07:39??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法治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時間:2014年11月21日 地點:四川省自貢市榮縣 演講嘉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胡錦光 今天的中國為什么會選擇“法治”作為核心價值觀之一?《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什么要采取眾多舉措來推進法治?我想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傳統管理的弊端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們在管理思維和方式上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處理問題通常還是四種方法:行政手段表現為命令,法律手段是依法作出決定,經濟手段主要是補償,強制手段是關押。四種方法從實踐來看都不是非常有效。 今天的中國社會主要存在六個問題:第一是公權力濫用,有三大表現——貪污受賄、以權謀私;大肆舉辦勞民傷財的活動;不作為,不履行法定職責。第二是核心價值觀缺失。第三是公平理念沒有充分實現。很多領域存在不公平制度,缺乏上升通道和機會公平,“拼爹”“拼關系”現象嚴重存在。第四是社會誠信體系缺乏。官員本來應該是社會誠信的表率,但很多官員臺上一套臺下一套,帶頭破壞社會誠信。第五是貧富差距。城鄉之間,城市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之間,東西部之間,貧富差距非常大。第六是個人權利沒有充分保障,尤其是對私有財產沒有安全感,人心容易處于不安全狀態。 上述問題主要是公權力濫用造成的,沒能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其根本原因就是憲法和法律沒有權威。要解決中國社會的上述問題,就必須加強法治,把法治確立為社會必須捍衛的核心價值觀。 利益多元化與法治 只要利益多元存在,矛盾就永遠高發突發,關鍵在于能否找到妥善調整多元利益的機制。我認為,只有用憲法和法律這個機制才能妥善調整多元利益關系。我們確定權利是否合法需要依法確定,利益之間的關系需要法律來確定,利益表達需要按照法律渠道,利益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必須依法解決。 如何讓法律發揮上述作用?首先要保證司法獨立。四中全會《決定》有三方面措施:保證司法獨立,增強司法權威,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國家治理規則與法治 任何社會都必須有秩序,而秩序的形成和維持必須依賴規則。今天社會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規則不統一、不穩定。 當前,國家治理規則呈現“雙軌制”,除了憲法、法律這條規則外,還有一套規則,就是重要報告、紅頭文件、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等。兩套規則之間經常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四中全會在國家治理、社會治理上致力于兩件事:第一,兩套規則并成一套規則;第二,在這一套規則里面要以憲法為核心。 為什么要以憲法為核心?有四個原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社會的最高規則;從政治上說,憲法是不同利益的平衡器;從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從公民角度來看,憲法是公民的根本活動準則。只有以憲法為核心,形成統一的憲法秩序,才能實現社會核心價值觀所描述的生活。 憲法能成為核心,關鍵是要有違憲審查制度。我們怕老虎是因為老虎有牙齒,惡法怕憲法也是因為憲法有“牙齒”——違憲審查。我們目前雖然有一部憲法,在紙上有違憲審查制度,但是這個制度不具實效性,四中全會《決定》就是想給憲法裝上一副“牙齒”。 四中全會《決定》有兩個憲法實施舉措:第一是把法制宣傳日改為憲法日,第二是建立憲法宣誓制度。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