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光:法治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2014-12-06 18:07:39??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核心價值觀與法治 作為社會核心價值觀之一,法治與其他核心價值觀之間有密切的關系,沒有法治,其他核心價值觀確立不起來。 為什么這么說?首先,核心價值觀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其次,核心價值觀不是空穴來風,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核心價值觀本質上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追求,中國共產黨不過是代表民眾將這種生活訴求表達出來而已,絕不是強加給人民。最后,核心價值觀首先在憲法里,然后由法律把憲法確認的核心價值觀具體化。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就是弘揚核心價值觀,不實施憲法和法律,核心價值觀就得不到彰顯,就無法在民眾心中生根發芽。 公權力與法治 把法治作為核心價值觀,與公權力有很大關系。法治對國家權力有三個功能:第一是賦權,保證權力的正當性和合法性;第二是保權,即維持秩序,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第三是限權,表面上是限制權力,實際上是保障權力有效運行。 公權力是把“雙刃劍”,既是保障人權的最有效力量,同時也是侵犯人權的最大禍害。公權力濫用是中國社會的主要問題,而憲法和法律沒有權威是社會的根本問題。因此,需要一個專門的《決定》來強化憲法、法律的權威,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 為避免國家權力的濫用和擴張,人民選擇一些道德品質優秀的人來行使國家權力。不過,單純依靠道德自律是不行的,我們只能假設人是自私的,甚至有時候會變成魔鬼。因此,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賦予人民代理人國家權力,保證同時又限制他們行使國家權力,最終達到保障人權的結果。 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反腐敗要解決三大問題,第一不能貪,第二不想貪,第三不敢貪。原來要解決的是“不敢貪”,四中全會要解決的則是“不能貪”。只有嚴格地實施憲法,按照憲法的原則和制度才能解決“不能貪”的問題。 市場經濟與法治 市場經濟對社會的沖擊不可估量,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第一是對國家權力的沖擊,包括權力范圍、權力來源和權力依據;第二是對人們觀念的沖擊。作為權利經濟、平等經濟、法治經濟,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給予消費者選擇權,并培育老百姓自由平等的觀念。 一些官員經常感嘆:老百姓不好管了!為什么不好管了?今天的老百姓腦子里面裝的是自由、平等的權利,只能依法去管,必須建設法治政府,而法治政府必須是有限政府、陽光政府、責任政府、誠信政府。 關于法治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我有三點結論:第一,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才能更好地依法治國。第二,四中全會《決定》的關鍵是領導干部要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處理問題,這也是法治的核心。第三,四中全會《決定》把依法辦事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標,相信今后組織部門會制定一個系統的考核指標來具體考察。 (本文摘編自演講嘉賓在“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九場活動的現場演講實錄。光明網記者蔣正翔、宋雅娟整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