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常紅 楊牧 李警銳)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青年學者50人論壇”今天在京舉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文就“去美國化:貨幣基金形勢的最新動向與中國應對”發言指出,中國在改變國際的經濟格局。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在經濟格局的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 “關于中國經濟崛起,國際學者并沒有產生一些共識,當時更多的想著是中國隨時可能崩潰。但是,2005年前后,中歐和國際學者已經開始漸漸地討論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它伴隨著人權、貿易以及碳排放,現在開始承認中國經濟崛起的貢獻。兩年來,中國經濟發生的一些新現象及影響。”王文說。 國力總量的第一化。中國幾乎所有和經濟相關的正向數據都在朝著全球第一發展。2011年中國工業生產總量,2013年的貿易總量,今年IMF評估的中國GDP數據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從購買力評價來說,中國其實早已是世界第一了。另外,2013年中國對外投資超一千億美元,首次超過外國對華投資,成為凈資本輸出國和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僅次于美日。在將來,中國對外投資應該能夠成為全球第一。中國國力總量第一,并不代表著中國社會的人均實力,但是在國際關系層面,比的更多的是總量。 發展初期的亞洲化,主要指一路一帶、上海自貿區、亞洲經貿區等等。隨著年底中韓自貿區的進程,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再次升級,整個西太平洋將出現一個比歐洲、北美自貿區大很多的自由貿易區,加之一路一帶建設的加速,中國迅速將成為亞洲各國發展重心與發動機。 社會資產的金融化。隨著中國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金融市場不斷統一、高效協調,中國金融資產總額越來越大,發達國家所謂金融資產與GDP的比值一般在4.5-5倍,而中國僅僅只有3倍,如果談資產證券化,中國資本市場將進一步擴大,中國大量的上市公司,無論是在A股上市,還是在香港上市,或者是在美國上市,股價都將被大大提升,中國資產的價值將會越來越高。 以上的新動向對國際將會產生哪些影響?王文認為,中國在改變國際的經濟格局,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未來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在經濟格局的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在兩千多年前古老的文明幾乎都在“一帶一路”上,中國復興將帶動亞洲的復興。兩到三年之內人民幣國際化率將成為全球第三,僅次于美元、歐元。這對中國的金融實力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中國常態塑造了國際的新常態,中國每年增加1%的GDP,也就意味著全球GDP增長0.2%-0.3%。 經濟新動態的啟示,王文認為,首先,中國會承擔許多的國際責任,世界上允許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比如國際金融體系中的改革,看上去美國國會雖然不愿意,但是實際上應該給中國更多承擔國際金融責任的機會。 第二,面臨著更多的互聯互通。中國發展更吸引亞洲,將釋放西部省份的重要動力。 第三,網絡中國意味著更多互聯網戰略,包括安全監管等等,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治理,我們并沒有完全適應。 第四,未來三到五年中,中國資本項目自由化將進一步加快,過去歷史表明,資本釋放最大化過程中,往往會意味著巨大的貨幣風險,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該怎樣防范這樣的風險,是中國決策需要關注的。 第五,常態中國的可持續性,面臨就業放緩的壓力,如何應對仍涉及到關鍵的話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