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2月6日電 (記者 陳靜)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大陸高校開始設立“對外漢語專業”,至今,全國數百所高校紛紛開設該專業,如何通過優化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來提高整體辦學質量、與國家、社會的需求更為契合?成為業界聚焦話題。 6日起,由華東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九所高校聯合倡議、發起并成立的“全國高校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負責人聯席會”,在上海舉行首屆聯席會議。來自全國40余所高校的近80位漢語國際教育組專業負責人、專家圍繞專業建設展開深入的討論。 全球“漢語熱”催熱了對外漢語教師這一新興職業。1984年,中國國內華東師范大學等四所高校最先設立“對外漢語專業”,后更名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如今,全國342所高校都開設該專業;但是面對培養方式千差萬別的現狀,如何通過優化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來提高整體辦學質量,使之既有共識,又具各校特色;如何使學生培養、課程設置與國家社會的需求更為契合,都成為中國高校培養對外漢語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問題。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院長吳勇毅透露,目前,中國342個高校相關專業辦學質量和規格大不相同。雖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從國家戰略層面上、具體就業情況上看,還存在問題,比如在有的省份漢語國際教育甚至成為“預警專業”。 2013年10月下旬,“2013年全國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對外漢語本科專業建設研討會”舉行。華東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九所高校聯合倡議、發起并成立名為“全國高校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負責人聯席會”的全國性交流與合作平臺,希望從人才培養,課程、教材、學科和教學團隊建設方面,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發展作出貢獻。 主辦方——華東師范大學方面當日表示,首屆聯席會議旨在更好地促進漢語國際傳播與推廣和中外文化交流,培養能夠在國內外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進行教學的師資以及從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專門人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聯席會運作模式構建”等成為首屆聯席會議的主要議題。 南開大學盧福波教授表示,更名后的“漢語國際教育”是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之上傳承、擴大、發展,因此課程建設、學科理論與教學實踐研究是兩大主線:專業課程體系應趨同和穩定,專業理論基礎要堅實,課程教學應貼合專業和齊備完善。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程娟接受采訪時說,當下,中國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漢語國際教育學科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多元化發展態勢的挑戰:市場需求多元化、語言學習環境多元化、以及漢語學習者年齡層次、學習動機、語言和專業背景、學習需求多元化;第二語言教學的新理念、新發展帶來的挑戰:如培養交際能力、強調互動運用、重視認知規律、體認多元文化。 會議期間,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正式推出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建設網站:utcsol.ecnu.edu.cn和微信公眾服務平臺:ecnuiccs。 |
相關閱讀:
- [ 12-06]高校舉辦“女生節” 男生掛橫幅送玫瑰
- [ 12-05]漳州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協作中心正式成立
- [ 12-05]2015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將達749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