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北京文藝工作者赴新疆、南水北調庫區采風創作 新華網北京12月7日電 北京市文聯、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北京市作家協會近期組織文藝工作者,遠赴新疆和田采風創作,深入南水北調庫區體驗生活,服務群眾,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下基層采風志愿服務活動。 “這輩子第一次有人給我畫畫,和照片一樣像,但比照片還好看!”新疆和田策勒縣達瑪溝鄉維吾爾族老人麥提沙吾爾·圖爾蓀一手拉住北京畫家韓振剛,一手舉著墨跡未干的畫像,笑得合不攏嘴。 11月10日至17日,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文藝工作者走進鄉村巴扎(集市)和農民家中,畫起了剃頭師傅、修鞋匠人和勞作的農民。“從生活入手的創作才能接地氣。”國家一級美術師張建豹說,為了觀察維吾爾族烤馕師傅的動作、神態和環境,他在馕坑邊一蹲就是半個多鐘頭。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李耀林在嚴寒中爬了一個半小時的山,就為目睹朝陽映照的壯美昆侖,完成題為“巍巍昆侖”的畫作。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韓振剛教授曾三次到新疆采風,他畫的麥提沙吾爾·圖爾蓀老人生動傳神,被村民爭相傳看。“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吸收少數民族文化精粹,這樣的雙向交流能拉近彼此的心,增強各族群眾間的感情。”韓振剛說,此行他還收了個徒弟——墨玉縣扎瓦鎮文化站青年美術工作者如則麥麥提·阿伍提。 北京市作家協會文藝工作者前往和田市吉亞鄉文化站、和田市團結新村等地,調研基層文化項目工作開展情況,并與和田地區文聯和文藝工作者進行座談。 12月2日至6日,北京市文聯組織60余名北京文藝工作者深入南水北調庫區的田間地頭、村民家中,體驗生活,服務群眾。在河南南陽、湖北十堰,首都文藝工作者為庫區村民帶來一場場特別的書畫筆會,同當地民間藝術表演者切磋交流。 2日下午,在河南南陽蒲山鎮楊營村,村民楊宏國特意放下手頭的農活,來到村中的文化大院,不一會,楊宏國和鄉親們就從書法家們的手中接過一幅幅為他們“私人訂制”的書法作品,樂得合不攏嘴。 “北京來的書法家給我寫了一個招牌,很快我的小店就可以正式開業啦!”12月6日下午,在湖北十堰鄖縣茶店鎮櫻桃溝村,剛大學畢業回村準備創業開農家樂的趙雙權高興地對記者說。 “第一次有機會遇見這么多的老師指點,太高興了!”5日,在湖北丹江口市三官殿辦事處蔡灣村移民安置點,當地呂家河民歌農民歌手文吉良在首都藝術家面前“壯著膽”唱了三首歌,來自北京劇協的楊乾武、北京曲協的田靜和北京音協的趙金波等藝術家,聽罷為他鼓掌并真誠地提出指導意見。 “第一次來到丹江口庫區,在大壩上遠眺青山,觀賞壯美遼闊的水面,讓我對于山水畫的創作有了更新的感覺。”來自中國美協的李呈修指著一幅剛剛完成的《情系丹江》寫意山水畫興奮地對記者說。北京作協秘書長王升山認為,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記錄、描繪基層群眾的生活,原汁原味的藝術創作才更有生命力。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陳啟剛表示,此次北京市文聯組織北京藝術家來到南水北調庫區,是抱著“飲水思源”感恩之心,了解庫區群眾所需所想,從而為庫區群眾創作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活動期間,北京市文聯還與南陽、十堰當地文藝界進行座談會,并就今后進一步加強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等領域的對接協作進行探討。據了解,北京市文聯在組織此次集中采風下基層活動后,將把南水北調庫區作為長期采風駐點,形成水源區與受水區文藝界對口協作的長效工作機制。(記者馬鍇、李偉、李博) |
相關閱讀:
- [ 11-27]河南啟動12市南水北調水質監測確保水質安全
- [ 11-26]南京水價附加費占一半 南水北調基金超期收取(圖)
- [ 11-25]中國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古均州的“前世今生”
- [ 11-20]中國全力確保南水北調“水安全” 嚴防突發污染事件
- [ 11-16]國內|南水北調工程即將通水進京 北京供暖首日九成電話反映不熱
- [ 11-16]南水北調工程即將通水進京 “南水”到廠首周即檢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