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行了漫長的9年時間后,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于北京時間7日從休眠中醒來,開始為明年的首次近距離探訪冥王星做準備。 來自美國航天局的消息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于美國東部時間6日深夜(北京時間7日中午)證實,按照預先設計的電腦程序,“新視野”號已從休眠轉為蘇醒狀態。此時,“新視野”號距離冥王星約有2.6億公里,但距地球已超過46.6億公里,這意味著該探測器發送的信號要“走”上4小時26分才能傳回地球。 來自美國西南研究所的該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阿蘭·斯特恩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一次分水嶺事件,標志著‘新視野’號穿過了一片廣闊的宇宙空間,也標志著此行的主要目的、2015年探索冥王星及其許多衛星的活動開始了。” “新視野”號探測器于2006年1月升空,途中累計休眠1873天,相當于飛行時間的三分之二,以便節約電力消耗,同時減少系統故障風險。但美國航天局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時間,就會把它叫醒一次。此次叫醒程序于美國東部時間6日下午(北京時間7日凌晨)啟動。大約90分鐘后,“新視野”號開始向地球報告它的狀態。 在接下來的數周,“新視野”號地面團隊將全面檢查這顆探測器,測試飛越冥王星時需用的各種電腦程序,以確保各種系統和科學儀器正常工作。 “新視野”號載有7種科學儀器,其中包括紅外線和紫外線光譜儀、遠程觀測成像儀、高能粒子分光儀和塵埃計數器等。該探測器將于明年1月15日開始觀察冥王星及其衛星,在明年7月14日近距離飛掠冥王星。 冥王星于1930年首次進入人類視野,此后被當作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于2006年對大行星重新定義,冥王星“慘遭降級”為矮行星。冥王星體積很小且與地球相距遙遠,從未被地球探測器近距離造訪,人們對它知之甚少。 “‘新視野’號正飛往我們從未近觀過的一類行星,”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項目科學家哈爾·韋弗說,“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奇怪小天體,但現在我們知道它真的是通往柯伊伯帶(位于太陽系邊緣,可能是短周期彗星的來源地)這個全新世界的大門,‘新視野’號將第一次對它們進行近距離觀察。” (記者林小春) |
相關閱讀:
- [ 09-29]冥王星2006年被除名 科學家希望恢復其行星的稱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