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2月8日電 (記者申冉)“我個人的目標是,未來這里會成為像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和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館那樣的,世界文化保護遺產。”8日,南京市規劃部門向社會公示了已經設計完成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文簡稱江東門紀念館)及周邊地區城市設計規劃方案。根據該方案的設計者中國著名建筑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的想法,在這片環繞紀念館的330公頃范圍的城市街區,將以國家公祭廣場為核心,逐層上延形成一整片城市綠地公園形式的綜合區域。 據了解,今年以來,江東門紀念館已明確將作為國家公祭日的公祭場,南京大屠殺史料也正式啟動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記憶遺產,為了讓紀念館及周邊地區的城市功能定位能夠與國際級公祭場所這樣一個城市重要特色歷史遺址相“融洽”,南京市針對這片地區進行了慎重嚴肅的重新改造規劃,并特別邀請了主持江東門紀念館新館和館內勝利廣場三期設計的何鏡堂院士再次操刀。 據南京市規劃局河西分局副局長羅海明介紹,此次規劃設計的范圍達330.44公頃,將以江東門紀念館的紀念功能為核心,構建一處集中紀念、展覽、教育、文化、商務商業、服務配套和居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中心區域。 “從世界層面來說,這里的目標是建成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從國家的層面來說,這里將成為國家級公祭場所,要符合這一定位的氣氛;從南京市的層面來說,也將成為城市文化振興的高地。”羅海明介紹了整體規劃的目標。 根據何鏡堂院士的規劃方案顯示:整個設計以紀念館和公祭紀念廣場的勝利廣場為中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協調區三個圈層,每個圈層之間以綠色植物間隔。 其中:核心區是紀念館和公祭廣場以及周邊近距離區域建筑,整個區域的高度以紀念館為制高點,即不得超過18米,并嚴格控制建筑量;緩沖區將以綠地為主,安排一些展館、紀念館和城市花園,以市民休閑綠地為主,同時作為核心區和城市區域的間隔緩沖,高度略高于核心區建筑高度;協調區則將加入一些商業和文化場所,高度逐級退臺,出現一些較高的建筑群。 “站在核心區的紀念廣場上,可以看到每一個圈層都是統一的界面和建筑高度,三個圈層呈現梯形上升的視覺效果,能夠看到邊緣整齊的城市天際線。”何鏡堂院士在采訪中描述了規劃設想。 根據規劃,整個片區建筑的外觀和色調將盡可能與江東門紀念館進行配合,“片區內的建筑風格要和紀念館莊重、嚴肅的氣氛相符合。”何鏡堂院士重申。 作為2005年江東門紀念館新館的主要設計師之一,何鏡堂在接受采訪的最后感慨,他和紀念館的緣分已經超過十年,“這是我們建筑團隊的一個榮幸,也是一份重任。” 據了解,這次的規劃方案將會是對整個南京江東門片區的整體規劃,規劃并無年限,會是一個龐大而長遠的片區重整。 不過,據南京市規劃局河西分局負責具體設計規劃方案的林工介紹,該方案對片區內的居民不會有大規模的動遷,只有一兩處宿舍需要遷走;在紀念館正后方的云錦博物館會置換到距離很近的新館;同時在紀念館周邊的一兩處高樓內將進行功能置換,置換后的大樓內將主要以旅游集散地、文化商業為主要經營方向,在外立面上也將進行改造,力求和紀念館的整體氛圍相符合。(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