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不打自招的“買賣說”
2014-12-09 11:53: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12月4日,戴耀廷在多次為“占中”者張目的《紐約時報》撰文,呼吁停止“占中”,稱買賣已得不償失。他在承認示威活動日漸失去人心的同時,將責任推給港府和警察,同時鼓動示威者重新部署,靜待下一個運動高潮。至此,“占中”的丑惡用心已經昭然若揭。 回溯兩個多月來“占中”的訴求,就不難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心理軌跡。一開始是所謂“真普選”;接著就是“公民抗命”,其間夾雜各種極端言論和訴求;再到現在,“買賣論”終于出籠。顯然,這是一個自相矛盾、不斷變軌變調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丑惡用心不斷暴露的過程。或許,待最后的真相揭開,“占中三丑”及“占中”行徑還會有更多見不得人的內幕暴露出來,但“買賣論”的脫口而出,已經讓他們的叵測居心露于天下了。 從表面看,他們好像是在為香港爭“普選”,發動了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參與“占中”。但實質上,所謂“真普選”,不過是一個欺人的幌子。對于這些發起者而言,“占中”自始至終不過是一場賭注,一如他們現在所承認的,是一場買賣。他們“買”的是個人的經濟利益和政治資本,賣的是香港社會秩序、市民利益和未來發展。若單從“買賣”看,這樁交易是多么的不對等、太劃算,如果他們真的能以小博大,那可真是天大的美事。因為他們賣的都不是自己的東西,所得的利益卻都歸自己。 事實上,“占中”行徑一直在為這樁買賣下注。他們用違法的方式表達極端訴求,堵塞交通,癱瘓港府總部,擾亂社會運行和秩序,損害市民利益和香港未來發展。其間,甚至不惜采取各種暴力方式來攻擊維持秩序的警員。如此以損害香港及其市民的利益為代價來博取個人利益的方式,是何等居心不良、用心險惡? 時至今日,香港的民主政治、經濟發展、法治社會及市民利益受到的損害不可估量。從“賣”的角度看,“占中三丑”手中的賭注已經付出。然而,付出的不是他們自己的利益,損失再大也與他們無干,他們也不會心痛。從“買”的角度看,“占中三丑”顯然沒有如愿。政治資本無所獲,甚至大為“虧本”。因為他們的丑惡用心,已是路人皆知,香港市民對他們的行為厭惡甚至聲討,大陸民眾對其極端反感,國際社會亦鄙視其所為,這一切使他們失去民心、失去支持。而到后來其所謂“占中”運動的主導權也被學民思潮與學聯“雙學”搶走,導致“占領”處于失控狀態。正如他們所言,“‘占中’目前是一樁風險高、回報低的買賣”,因此才有“占中三丑”的“自首秀”,才有買賣得不償失之嘆,才有鼓動示威者卷土重來。 持續兩個多月的違法“占中”,除了給香港及其市民帶來諸多嚴重損失外,沒有產生什么正向價值。從標榜的“愛與和平”到事實上的“恨與暴力”,從聲稱的“真普選”到事實上的以違法方式表達極端訴求,從以香港民意代表自居到事實上的鉗制香港民意、犧牲香港民眾利益,“占中”已如強弩之末,在失盡人心中必將結束鬧劇。如果非要說違法“占中”有什么正向價值的話,那就是它成為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讓世人懂得:法治才是最大公約數,在法治軌道內行事才是正途,任何以破壞法治來表達訴求的方式,最終都會以民眾的利益受損為代價。那些極端訴求中,民主往往都不過是幌子,謀求見不得人的利益才是內在驅動力。 現在,在“占中三丑”已向警方自首后,“占中”新的主導者“學聯”方面松口將考慮結束示威,“學民思潮”方面的召集人黃之鋒停止絕食。60多天的“占中”鬧劇收場,已呈必然之勢。面對這場鬧劇,特區政府和警方采取的是極大的忍讓與克制,秉持的都是法治理念和人道主義原則。通過這一鬧劇,人們更加認清,街頭政治結不出好果子,香港民主道路不可阻擋,維護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立場變得更加堅定。回到法治軌道上,香港就一定能在2017年迎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真普選。(國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