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時隔數月的兩則致歉聲明,折射出日本的輿論氛圍在20多年間發生的巨大變化。 一是《朝日新聞》今年8月5日宣布撤回上世紀90年代初有關日本強征慰安婦的一系列報道,其社長木村伊量9月11日“對于刊登錯誤新聞、遲遲未更正表示道歉”。二是《讀賣新聞》11月底就旗下英文報紙在“慰安婦”問題上“用詞不當”致歉,聲稱以往英文報道中使用的“性奴隸”、“強征”等字眼均基于外媒報道,與《讀賣新聞》觀點不同,就此澄清。 論報紙銷量,《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在日本是數一數二的大報;從日本政治圖譜看,前者立場偏左,后者立場偏右。因在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上刊發不同于右傾思想的報道和評論,《朝日新聞》時常成為日本右翼媒體圍攻的對象。該報由于發表社論質疑和批評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等行徑,遭到安倍的壓制,被追問《朝日新聞》的辦報宗旨“是不是打倒安倍政權”。《朝日新聞》撤回20多年前有關慰安婦的報道并致歉,是這家在歷史問題上秉持較為客觀公正立場的日本媒體在輿論壓力和政治圍攻之下的被動之舉。而《讀賣新聞》的致歉聲明則是這家右翼色彩的日本媒體試圖進一步顯示自己在慰安婦問題上同右翼論調是站在一起的。 《朝日新聞》的致歉并未換來日本右翼的諒解,反而招致更加猛烈的圍攻。日本右翼及其代表性媒體對《朝日新聞》的致歉感到極為興奮,認為找到了否認慰安婦問題的新突破口,對《朝日新聞》緊追猛打,揪住不放,要借此進一步擠壓《朝日新聞》的生存空間,更為重要的是要借此進一步打壓承認慰安婦問題的輿論空間,推翻國際社會對慰安婦問題的認知,拓展右傾史觀在日本的影響,進而左右日本的未來發展方向。連安倍都趁機加入了圍攻《朝日新聞》的行列,聲稱《朝日新聞》對慰安婦問題的“錯誤報道”讓很多人感到“受了傷害、難過、痛苦和憤怒”,“損害”了日本的國際形象。 |
相關閱讀:
- [ 12-03]摩爾多瓦議會選舉右翼政黨基本鎖定多數議席
- [ 11-17]德國國內襲擊難民營案件激增 右翼排外勢力滋長
- [ 11-13]日本“嫌棄中國”書籍泛濫 誰在日本寫書罵中國
- [ 10-21]安倍內閣右翼大起底
- [ 10-17]日本右翼議員團體成員進入靖國神社參加秋季大祭
- [ 10-08]烏克蘭極右翼分子將十余名涉貪官員扔進垃圾桶
- [ 09-24]日本極右翼分子言行引人憂 與安倍合影遭曝光
- [ 09-18]“九一八”鐘聲警示世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