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運營解民憂 運營3年來,民意網不單解決了大量一時一事的訴求,還為健全法律法規作出過許多貢獻。 “我父親是殘疾人,雖然有條件學車,但相關政策不允許。”網站收到過許多類似訴求。大連市殘聯受理后向遼寧省殘聯做了匯報,殘聯對這一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隨后完善、健全了相關法律法規,允許具備條件的殘疾人進入駕校學車。 民意網之所以能夠成為大連市的一個機制化、常態化的服務平臺,有賴于科學有效的考評機制。民意網上的104個部門類似于“網上商城”中的“網店”,各部門在接到受理任務時,必須在10天內予以回復處理,耗時較長的投訴要提出延期申請,未經同意則會被扣分。每年民意網還會依照滿意率、回復率等多項指標對各部門進行評分,提交給市委、市政府參考評議。 民意網開通后,大連市信訪量連續兩年同比下降10%左右。“以前信訪局的信訪電話每天響個不停,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打電話了。”一位信訪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10萬回復塑公信 依托10萬網民留言數據,民意網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針對民生熱點,以“民生月刊”的方式提供便民服務。近日,民意網還對10萬條留言進行了梳理,統計出“民眾關心的前十類問題”,并將統計數字寫成了《民意內參》和《民意網工作通報》,提交給了相關部門,為信息化決策提供參考。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認為,挖掘整理民生相關的大數據,不僅能為百姓解決問題,還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北京大學電子政務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明剛說:“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傳播已成為公眾表達民意、參與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活的重要平臺。順應時代特點,順應民意,推進網絡問政、網絡行政,正成為各級政府執政為民的一種新風尚,它是政府管理從治理到服務的飛躍。網絡行政是落實黨中央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信息化時代政府服務民眾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現在,大連市民在家動一動鼠標和鍵盤,就能迅速表達出自己的訴求,大連民意網被稱為黨群干群的“網上直通車”。 記者在新開通的大連民意網手機客戶端上,看到了退休干部趙興龍的一條留言:“群眾的感受是一桿秤,平凡的熱情難能可貴,讓群眾滿意,同樣是英雄。”(本報記者陳雪 吳琳) |
相關閱讀:
- [ 12-10]京華時報:網評十大政策傾聽民意新常態
- [ 12-10]打通網上網下民意
- [ 12-10]網評十大政策傾聽民意新常態
- [ 12-09]春節假期民意調查不能只有“是”與“否”
- [ 12-09]臺灣新任“行政院長”上任首日大談網絡與民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