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 題:愛國愛澳:澳門人的家國情懷 新華社記者 陳君 國慶65周年前夕,澳門塔石廣場上樹立起一座三層樓高的“國慶牌樓”。在兩旁棕色歐洲古典建筑的映襯下,這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大紅牌樓格外醒目,引來不少澳門市民和游客駐足留念。 牌樓樓額紅底白字題寫著“澳門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五周年”和“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牌樓頂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國旗下“祖國富強、國泰民安、澳門繁榮、百業興旺”16個大字,是澳門人對祖國和家園的深情祝福。 “祖國好,澳門才會更好。”回歸祖國15年來的發展歷程、澳門數百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讓澳門社會凝聚起了這樣的共識,“一國兩制”是地窄人稠、資源貧乏的澳門最大的優勢,而始終植根于廣大澳門居民血液中的愛國愛澳優良傳統,也凝聚升華為整個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并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愛國理念代代傳承 在澳門,“愛國愛澳”“一國兩制”理念已深入人心。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自2011年以來持續進行的多次民意調查顯示,“一國兩制”和“愛國愛澳”始終穩居澳門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前三位;超過八成的被調查者為自己是中國公民而自豪。 高票當選的澳門特區新一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對此深有感觸。他說,通過參與這次選舉,他更深刻感受到澳門社會幾代人凝聚的和諧、包容、理性精神的可貴;進一步領略到弘揚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的深遠意義。“我們要齊心協力將這些澳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代代承傳。” 崔世安說,15年來澳門之所以能取得顯著的發展成就,與澳門居民普遍秉持“愛國愛澳”的價值觀是密不可分的。“澳門是國家的一分子,要努力將澳門與國家連在一起,才能真正發展好。” 澳門的命運始終與祖國內地緊密相連,澳門民眾的愛國傳統源遠流長。開埠數百年來,孤懸海外的澳門從來沒有屈服于外來的侵略者,雖然長期華洋共處,但澳門同胞始終以中華文化為主體,與祖國血脈相連從不曾割斷。 鴉片戰爭后,國家衰弱,占據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者趁火打劫,武力擴張地界,鏟毀居民祖墳,燒殺搶掠,橫征暴斂,制造多起血案,激起澳門同胞極大的憤慨。 即使是在相對平和的時期,殖民當局也是鎮壓與懷柔兩手交替使用,欺壓中國居民的事情屢見不鮮。早年間的葡籍市政稽查經常欺凌小商販,動輒打罵或沒收貨物,澳門居民私下都厭惡地稱之為“查牌鬼”。 不甘心生生世世受人欺侮的澳門人期盼祖國富強,渴望早日回到母親的懷抱。在舊中國的苦難歲月里,老一輩澳門人不因祖國的貧弱而棄之不顧,積極投身祖國的救亡圖存事業,做了中華兒女應做的事,盡了應盡的責任。 |
相關閱讀:
- [ 12-10]澳門:給創業青年更多夢想
- [ 12-10]慶祝回歸祖國15周年 澳門將舉辦幻彩大巡游
- [ 12-09]打造一個“澳門之外的澳門”
- [ 12-08]張德江會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
- [ 12-08]澳門大學授予楊振寧、莫言等榮譽博士學位
- [ 12-0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獲頒授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