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科技巨頭與歐洲主權國家展開較量
2014-12-15 10:13:19??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自那時起,歐洲人就一直在反擊,幾乎每天都會有小規模沖突發生。一家荷蘭法院周一禁止Uber Technologies Inc。在荷蘭經營拼車服務;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上周也宣布了一種新的“谷歌稅”,目標直指美國科技公司;在此之前的一周,法國和德國的官員也呼吁就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所作所為征詢公眾意見;歐洲議會也已經批準了一項決議,以反壟斷為由提議分拆谷歌。Uber曾說,將繼續在荷蘭提供拼車服務。谷歌不予置評。 盧森堡的歐洲法院在5月份判決歐洲人擁有“被忘記的權利”,有權要求網絡公司將可能損害個人利益的信息從搜索引擎中刪除,美國企業為此大感錯愕。美國的憲法明顯會否決掉這樣的條款。然而,歐洲各國負責監隱私監管的機構上個月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建議搜索引擎應該將上述裁定推而廣之,應用到所有網站,而非僅限于歐洲。 對于正試圖借力國外市場維持快速發展的美國科技公司而言,上述阻力已經成為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巨大風險。在華爾街,分析師們越來越多地談到監管問題,認為這是擺在谷歌等網絡巨頭面前為數不多但卻關系其生死存亡的威脅之一。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這些公司趁此良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分析師Justin Post上周五下調了谷歌股票評級,理由就是歐洲的監管風險。他指出,歐洲國家試圖監管谷歌的搜索結果,這有可能阻止該公司在這個領域推出尺度較大的新產品。今年以來,谷歌股價下跌了至少5%,而2012、2013兩年累計總共上漲了75%以上。 此前,網絡領域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地區,但歐洲的抱怨集中在某些議題和流程上,而此類議題和流程是這些公司立身之本的重要部分。 除搜索業務外,歐洲也關注數據隱私,而且歐洲對斯諾登泄密一事的反應也可能影響到美國科技企業能在歐洲收集多少消費者信息,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 這些數據為在線廣告和商業機器提供了燃料,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已經花費了多年時間打造這一機器,并通過該機器賺錢。如今,要求這些公司將此類信息存在歐洲本地數據中心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有可能讓這些機器的運行成本變得更高。 過去,美國科技公司的做法是,先打造新產品及服務,然后再處理監管和政治方面的問題。他補充說,現在這些公司正試圖提前應對此類問題,因為他們歐洲業務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成本太高了。谷歌一名發言人不予置評,Facebook的發言人不予置評,微軟未回應置評請求。 |
相關閱讀:
- [ 10-11]美媒:美國科技創業者樂用中國戰略投資
- [ 09-23]澳媒:中美科技巨頭展開人才爭奪 中國漸占優勢
- [ 12-18]奧巴馬晤科技巨頭談醫保網站 美德情報合作受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