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為中歐關系注入利好
2014-12-15 15:21:2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為中歐關系注入新思路新利好 中東歐16國中的11個國家已加入歐盟,另外5國也將加入歐盟視為目標。專家分析,歐盟機構起初有過擔心,唯恐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會影響歐盟與中國的整體關系,但現在這些疑慮已經消除。 歐盟智庫“歐洲之友”專家莎達·伊斯蘭認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關系的增強如同“催化劑”,為更廣闊的歐盟-中國對話注入新思路和新理念。歐盟成員國不論大小都應該和中國發展雙邊關系。 詩麗娜也表示,中東歐國家借“16+1合作”平臺能提升自身在歐洲的地位。來自中國的投資、貿易、合作也會促進中東歐國家經濟發展,深化地區互聯互通,縮小西歐和東歐之間的發展差距。 歐洲議會議員助理兼歐中友好小組秘書長蓋琳認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合作可為歐盟擺脫經濟復蘇乏力困境作出貢獻。比如,歐盟近來出臺了歐盟2050能源戰略路線圖等一系列政策,倡導綠色經濟、促進科學技術創新,期望帶動新型模式的經濟復興。而中國的太陽能產業規模、離網型風力發電機組產能等居世界前列,近年來其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潛力巨大的新能源也獲得較大發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這些領域開展緊密合作,有助于歐盟實現綠色經濟發展的目標。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關鍵樞紐 目前,中歐之間已開通了數條貨運鐵路線,除“渝新歐”“漢新歐”“鄭新歐”等較早開通的中歐貨運鐵路線外,上個月,由浙江義烏開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義新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又正式全線運行。 伊斯蘭說,中東歐國家的地緣位置決定了,其將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樞紐,互聯互通對于中東歐國家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詩麗娜認為,中國-中東歐國家交通互聯還將促進歐洲內部的交通網絡發展。 德瓦表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互聯互通必將推動雙方的共贏共榮。交通基建投資將為中東歐國家注入發展動力;而健全的交通網絡則會拓展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的商品出口,和在中東歐國家打造面向西歐的貿易門戶。這種互利共贏將會進一步夯實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關系。 |
相關閱讀:
- [ 12-15]黑山副總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投資大有潛力可挖
- [ 12-14]李克強離京訪問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
- [ 12-14]跨越亞歐的收官之旅
- [ 12-14]李克強離京開啟亞歐之行
- [ 12-13]外交部就李克強訪問哈薩克斯坦并舉行中哈總理第二次定期會晤等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
- [ 12-13]李克強明開始外交收官訪問 7天至少見22國領導人
- [ 12-10]外交部:李克強總理即將出訪哈薩克斯坦等三國
- [ 09-14]俄羅斯200輛救援車再入烏克蘭 載近2000噸物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